關于艱險的成語 (21個)
-
1
不避艱險
- 成語拼音:
- bù bì jiān xiǎn
- 成語解釋:
- 不畏懼艱難險阻。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
2
赴險如夷
- 成語拼音:
- fù xiǎn rú yí
- 成語解釋:
- 赴:投身進去;險:危險;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險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魏書·于什門等傳論》:“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
3
刀山火海
- 成語拼音:
- dāo shān huǒ h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 成語出處:
-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
4
蹈湯赴火
- 成語拼音:
- dǎo tāng fù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云合。”
-
5
赴火蹈刃
- 成語拼音:
- fù huǒ dǎo rèn
- 成語解釋:
- 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火。比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
6
腐索奔馬
- 成語拼音:
- fǔ suǒ bēn mǎ
- 成語解釋:
- 腐:腐爛。用腐朽的繩索駕馭奔跑的烈馬。比喻形勢十分艱險危急
- 成語出處:
- 《尚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
7
赴湯蹈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
8
赴湯投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tóu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小人受侯爺大恩,別說行刺,就是赴湯投火也是情愿的。”
-
9
赴湯跳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tiào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說那里話!若肯在老爺前,抬舉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雖赴湯跳火,敢說不去?”
-
10
荊天棘地
- 成語拼音:
- jīng tiān jí dì
- 成語解釋:
- 荊、棘:帶刺的灌木。天地間到處是荊棘。比喻處境艱險;障礙重重。
- 成語出處:
- 清 壯者《掃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天刺地,生氣索然。”
-
11
千山萬水
- 成語拼音: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 成語出處:
-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
12
如蹈湯火
- 成語拼音:
- rú dǎo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蹈:踩;湯:滾水。如同在滾水、烈火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湯火。”
-
13
入火赴湯
- 成語拼音:
- rù huǒ fù tāng
- 成語解釋:
- 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
14
若涉淵冰
- 成語拼音:
- ruò shè yuān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險。同“若涉淵水”。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復讎,八年于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
-
15
若涉淵水
- 成語拼音:
- ruò shè yuān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險。
- 成語出處:
- 《書 大誥》:“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騰攸濟。”
-
16
松柏后凋
- 成語拼音:
- sōng bǎi hòu diāo
- 成語解釋:
-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17
山長水遠
- 成語拼音:
-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道路遙遠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 許渾《寄宋邧》詩:“山長水遠無消息,瑤瑟一彈秋月高。”
-
18
水火不避
- 成語拼音:
- shuǐ huǒ bù bì
- 成語解釋:
- 謂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不避。”
-
19
束馬懸車
- 成語拼音:
- shù mǎ xuán chē
- 成語解釋:
- 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禪》:“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
20
山行海宿
- 成語拼音:
- shān xíng hǎi xiǔ
- 成語解釋:
- 行于山間和宿于海上。謂行旅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方地數千里,不識盜賊,山行海宿,不擇處所。”
* 關于艱險的成語 形容艱險的成語 描述艱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