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虛有的成語 (20個)
-
1
虛有其表
- 成語拼音:
- xū yǒu qí biǎo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并不好。虛:空;表:外表。
- 成語出處:
- 唐 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退,上擲其草于地:‘虛有其表耳!’”
-
2
浮名虛利
- 成語拼音:
- fú míng xū lì
- 成語解釋:
- 浮名:虛有的名聲。虛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虛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若肯要灰心學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塵埃,甘為浮名虛利所驅逐也。”
-
3
浮名虛譽
- 成語拼音:
- fú míng xū yù
- 成語解釋:
- 浮名:虛有的名聲;虛譽:不實在的稱譽。虛有的名聲和不實在的稱譽。
- 成語出處:
- 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欷歔,白發垂戶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虛譽,不能夠補袞袞朝班,則落的抱甕村居。”
-
4
花貌蓬心
- 成語拼音:
- huā mào péng xīn
- 成語解釋:
- 蓬心:蓬草的心狹窄而彎曲,比喻見識淺薄。指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大同書》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學,則花貌蓬心,瞢無所識。”
-
5
表面光
- 成語拼音:
- biǎo miàn guāng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光潔,形容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6
華而不實
- 成語拼音:
- huá ér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光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里空虛;有名無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
7
借面吊喪
- 成語拼音:
- jiè miàn diào sāng
- 成語解釋:
- 意謂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彌衡傳》載:漢末彌衡恃才傲物,別人問他對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認為荀彧雖儀容堂堂,但實則徒有虛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喪。”
-
8
充饑畫餅
- 成語拼音:
- chōng jī huà bǐng
- 成語解釋:
- 畫個餅子來解餓。比喻虛有其名而無補于實際。也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 成語出處:
-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
9
黔驢之計
- 成語拼音:
- qián lǘ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 成語出處:
- 宋 李曾伯《代襄閫回陳總領賀轉官》:“雖長蛇之勢若粗雄,而黔驢之技已盡展。”
-
10
軒鶴冠猴
- 成語拼音:
- xuān hè guàn hóu
- 成語解釋:
-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
11
脆而不堅
- 成語拼音:
- cuì ér bù jiān
- 成語解釋:
-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
12
虎皮羊質
- 成語拼音:
- hǔ pí yáng zhì
- 成語解釋:
-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
13
木猴而冠
- 成語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成語解釋:
-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
14
沐猴冠冕
- 成語拼音:
- mù hóu guàn miǎn
- 成語解釋:
-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
15
謙恭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達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陳書 始興王伯茂傳》:“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
-
16
麒麟楦
- 成語拼音:
- qí lín xuàn
- 成語解釋:
- 麒麟:傳說的靈獸;楦:做鞋的木頭模型,指驢子。假扮成麒麟的驢子。比喻虛有其表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山谷外集·次韻謝外舅食驢腸》詩:“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驚。”
-
17
三腳貓
- 成語拼音:
- sān jiǎo māo
- 成語解釋:
-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虛有其名而無真本事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張鳴善《水仙子·譏時》:“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
18
衣冠沐猴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mù hóu
- 成語解釋:
- 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成語出處:
- 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
-
19
羊質虎形
- 成語拼音:
- yáng zhì hǔ xíng
- 成語解釋:
-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慈溪太后演義》第13回:“看似新機勃發,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虎形,濟什么事?”
-
20
魚質龍文
- 成語拼音:
- yú zhì lóng wén
- 成語解釋:
- 魚的實質,龍的外表。謂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吳失》:“魚質龍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見懶即悲。”
* 關于虛有的成語 形容虛有的成語 描述虛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