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虛說的成語 (8個)
-
1
詞鈍意虛
- 成語拼音:
- cí dùn yì xū
- 成語解釋:
- 形容由于心虛而說話吞吞吐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林之孝家的聽他詞鈍意虛,又因近日玉釧兒說那邊正房內失落了東西,幾個丫頭對賴,沒主兒,心下便起了疑。”
-
2
尺寸可取
- 成語拼音:
- chǐ cùn kě q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些許長處。這是認為自己有才能的謙虛說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
-
3
采及葑菲
- 成語拼音:
- cǎi jí fēng fēi
- 成語解釋:
- 別人征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 成語出處:
- 《詩經·國風·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
4
芻蕘之見
- 成語拼音:
- chú ráo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5
管見所及
- 成語拼音:
- guǎn jiàn suǒ jí
- 成語解釋:
- 管見:從管子里看東西,指見識淺陋。謙虛的說法,表示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 成語出處:
- 《抱樸子 勤求》:“故世間道士知金丹之事者萬無一者。而管見之屬,謂仙法當具在于紛若之書,及于祭禮拜伏之間而已矣。”
-
6
昆山片玉
- 成語拼音:
- kūn shān piàn yù
- 成語解釋: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7
虛詞詭說
- 成語拼音:
- xū cí guǐ shuō
- 成語解釋:
- 虛:虛假;詭:欺詐。虛假不實的話。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雖多虛詞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
8
虛費詞說
- 成語拼音:
- xū fèi cí shuō
- 成語解釋:
- 虛:空。空費唇舌白說話。指說話不起作用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2回:“劉使君與孫將軍自來無舊,恐虛費詞說。”
* 關于虛說的成語 形容虛說的成語 描述虛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