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行為的成語 (232個)

    201

    玩弄詞藻

    成語拼音:
    wán nòng cí zǎo
    成語解釋:
    以經常虛偽地使用華麗詞語標志的言語
    成語出處:
    202

    亡猿禍木

    成語拼音:
    wáng yuán huò mù
    成語解釋: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后因以“亡猿禍木”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
    成語出處: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
    203

    險陂傾側

    成語拼音:
    xiǎn bēi qīng cè
    成語解釋:
    險陂:邪惡不正;傾側:傾斜。指邪惡不正的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成相》:“讒人罔極,險陂傾側,此之疑。”
    204

    循規矩蹈

    成語拼音:
    xún guī jǔ dǎo
    成語解釋:
    循:遵守;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的準則;蹈:踩。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成語出處:
    宋·蘇軾《擬進士御試策》:“茍無知人之明,則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205

    循規遵矩

    成語拼音:
    xún guī zūn jǔ
    成語解釋:
    循:遵守;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的準則。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這么一所大花園,都是你們照看,皆因看得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遵矩的,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
    206

    訓格之言

    成語拼音:
    xùn gé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指可以奉準則的教誨之言。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五儀》:“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
    207

    邪魔外道

    成語拼音:
    xié mó wài dào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學說。
    成語出處:
    《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
    208

    約定俗成

    成語拼音:
    yuē dìng sú chéng
    成語解釋:
    指某些事物名稱或規范是由人們共同認定或共同習慣形成的。約定:共同認定;俗成:形成習慣。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
    209

    應規蹈矩

    成語拼音:
    yìng guī dǎo jǔ
    成語解釋:
    蹈:踩;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的準則。指拘守舊禮儀與法度
    成語出處:
    《隋書·音樂志》:“齊之以禮,相趨帝庭,應規蹈矩,玉色金聲。”
    210

    衣冠禽獸

    成語拼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成語解釋: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211

    以火去蛾

    成語拼音:
    yǐ huǒ qù é
    成語解釋:
    娥喜投火,用火驅趕飛蛾,蛾越多。比喻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韓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魚毆蠅蠅愈至。”
    212

    一脈相傳

    成語拼音:
    yī mài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或學說之間的繼承關系。
    成語出處:
    明 汪廷訥《三祝記 敘別》:“純仁今日將麥舟賑濟曼卿,這才是一脈相傳,何愁皇天不佑。”
    213

    一脈相承

    成語拼音:
    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一脈:同一血脈;指聯絡貫通而成的一個系統。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如今這兩個侄兒,雖分鴻臚、宜賓兩派,畢竟一脈相承,所以一個模樣。”
    214

    逾墻鉆隙

    成語拼音:
    yú qiáng zuān xì
    成語解釋:
    越墻、鉆洞。指對女子作挑逗,借指男女偷情。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215

    以肉去蟻

    成語拼音:
    yǐ ròu qù yǐ
    成語解釋:
    用肉驅趕螞蟻,螞蟻越多。比喻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216

    言談舉止

    成語拼音:
    yán tán jǔ zhǐ
    成語解釋:
    人的言語、舉動、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陳母沉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217

    英雄本色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běn sè
    成語解釋: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舉動。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帥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閑,挫動銳氣。’”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這才是英雄本色。’”
    218

    作惡多端

    成語拼音:
    zuò è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惡:犯罪的事;極壞的;端:項目;方面。形容做的壞事極多。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里就積得過來。”
    219

    自甘墮落

    成語拼音:
    zì gān duò luò
    成語解釋:
    自己甘心思想向壞的方向發展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須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墮落。”
    220

    捉鬼放鬼

    成語拼音:
    zhuō guǐ fàng guǐ
    成語解釋:
    比喻又做壞事又裝好人的兩面派
    成語出處:
    * 關于行為的成語 形容行為的成語 描述行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