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行為的成語 (232個)

    221

    贓賄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成語出處:
    《陳書 蔡景歷傳》:“天嘉之世,贓賄狼藉,圣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
    222

    贓貨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ò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宋書 劉穆之傳》:“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贓貨狼藉,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
    223

    贓穢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狼藉,心中甚怒。”
    224

    折節讀書

    成語拼音:
    zhé jié dú shū
    成語解釋: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成語出處:
    《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225

    知情不報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bù bào
    成語解釋:
    知道情況而不報告,特指沒有犯罪的人主動地或被動地對當局隱匿別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知情不報者,與壞人同罪。”
    226

    自欺欺人

    成語拼音:
    zì qī qī rén
    成語解釋:
    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騙別人。形容別有用心或虛偽無力的欺騙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227

    贓私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228

    祖述有自

    成語拼音:
    zǔ shù yǒu zì
    成語解釋:
    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和學說。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創新
    成語出處:
    宋·龔頤正《芥隱筆記·作詩祖述有自》:“鏗有‘花逐下山風’,杜有‘云逐度溪風’,祖述有自,青出于藍也。”
    229

    終身之惡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zhī è
    成語解釋:
    終身:人的一生;惡:丑。終身的丑陋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馮衍傳》:“孫林父違穆子之戒,故陷終身之惡。”
    230

    中通外直

    成語拼音:
    zhōng tōng wài zhí
    成語解釋:
    蓮的莖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彎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寬廣,端正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31

    贓污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
    232

    遮遮掩掩

    成語拼音:
    zhē zhē yǎn yǎn
    成語解釋:
    指要隱瞞某種真相而不爽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卻夫人,一般也老落起來。”
    * 關于行為的成語 形容行為的成語 描述行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