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行動的成語 (149個)

    21

    神出鬼入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rù
    成語解釋: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變化迅速。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也,神出而鬼。”
    22

    三日新婦

    成語拼音:
    sān rì xīn fù
    成語解釋:
    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備受拘束者。
    成語出處:
    《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轉不得,路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23

    不逾方

    成語拼音:
    xíng bù yú fāng
    成語解釋:
    不逾越法度。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彪傳上論》:“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
    24

    不知往

    成語拼音:
    xíng bù zhī wǎng
    成語解釋:
    :走。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不能自主,只能聽任自然擺布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故不知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25

    相機而

    成語拼音:
    xiàng j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相機:觀察當時情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決定自己的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某當與主公同往,相機而,自有良策。”
    26

    所無事

    成語拼音:
    xíng suǒ wú shì
    成語解釋:
    上好像沒有事情發生似的。形容臨危不懼,態度鎮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我不怕!他要告,先拿他們辦了再說……’萬太尊說罷,所無事。”
    27

    不虛此

    成語拼音:
    bù xū cǐ xíng
    成語解釋:
    虛:空、白。沒有空跑這一趟。表示某種還是有所收獲的。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原來你這回到上海,干了這幺一回事,也不虛此一
    28

    藏蹤躡跡

    成語拼音:
    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語解釋:
    躡:輕步走的樣子。隱秘蹤,悄悄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4回:“且說張橫將引三二百人,從蘆葦中間,藏蹤躡跡,直到寨邊,撥開鹿角,徑奔中軍。”
    29

    其是

    成語拼音:
    gè xí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其是。”
    30

    霸道

    成語拼音:
    héng xíng bà dào
    成語解釋:
    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形容蠻不講理;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31

    無忌

    成語拼音:
    héng xíng wú jì
    成語解釋:
    蠻橫;倚仗暴力干壞事;無忌:肆無忌憚。仗勢無所顧忌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明史 趙南星傳》:“鄉官之權大于守令,橫無忌,莫敢誰何?”
    32

    見幾而作

    成語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語解釋:
    幾:通“機”,時機;作:。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采取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33

    蛇無頭不

    成語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不起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頭不,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34

    勢在必

    成語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成語解釋:
    :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0回:“又知此事勢在必,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訪友去了。”
    35

    而未成

    成語拼音:
    xíng ér wèi chéng
    成語解釋:
    :從事;成:成功。雖然了但沒有成功。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成語出處:
    《周易·乾》:“文言曰:隱而未見,而未成,是以君子費用也。”
    36

    化如神

    成語拼音:
    xíng huà rú shén
    成語解釋:
    變化之快速就像神仙。形容變化快得出奇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當今陛下臨制海內,一齊天下,口雖未言,聲疾雷電,令雖未發,化如神。”
    37

    一意孤

    成語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成語解釋:
    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做)。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一意而已。”
    38

    靜有常

    成語拼音:
    dòng jìng yǒu cháng
    成語解釋:
    常:常規,法則。和靜止都有一定常規。指合乎規范。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上》:“靜有常,剛柔斷矣。”
    39

    觀機而

    成語拼音:
    guān jī ér dòng
    成語解釋:
    時:時機。等待時機然后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
    40

    首唱義舉

    成語拼音:
    shǒu chàng yì jǔ
    成語解釋:
    唱:通“倡”,帶頭;義舉:正義的舉。首先發正義的
    成語出處:
    《晉書·劉弘傳》:“詔惟令臣以散補空缺,然沐鄉令虞潭忠誠烈正,首唱義舉,舉善以教,不能者勸,臣輒特轉潭補醴陵令。”
    * 關于行動的成語 形容行動的成語 描述行動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