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草的成語 (10個)
-
1
風行草從
- 成語拼音:
- fēng xíng cǎo cóng
- 成語解釋:
- 見“風行草偃”。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郎顗傳》:“故《周南》之德,《關雎》政本。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
-
2
草靡風行
- 成語拼音:
- cǎo mí fē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見“風行草偃”。
- 成語出處:
-
3
風馳草靡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í cǎo m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大的勢力能制服一切。同“風行草靡”。
- 成語出處:
- 唐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盩厔,所過諸縣及諸賊界,莫不風馳草靡,裹糧卷甲,唯命是從。”
-
4
風行草偃
- 成語拼音:
- fēng xíng cǎo yǎn
- 成語解釋:
- 行:過;吹過;偃:臥倒;倒伏。風吹過來;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圖傳下來;下級一律絕對服從。也比喻人們順從身邊的形勢而采取自己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5
風行草靡
- 成語拼音:
- fēng xíng cǎo mí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大的勢力能制服一切。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高帝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龍舉云屬。”
-
6
霜行草宿
- 成語拼音:
- shuāng xíng cǎo xiǔ
- 成語解釋:
- 謂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
- 成語出處:
- 《宋書·孝義傳·孫法宗》:“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惇,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
-
7
風靡一時
- 成語拼音:
- fēng mǐ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靡:倒下;風靡:風行;隨風一邊倒。指時興的風氣。形容某種事物在一段時期內非常流行;像草木順風倒向一邊。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第15卷:“于是一時風靡,議論如出一口。”
-
8
草率行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形容辦事不認真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鎮壓反革命必須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務必糾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
9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成語拼音:
-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 成語出處:
- 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
-
10
草行露宿
- 成語拼音:
- cǎo xíng lù sù
- 成語解釋:
-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 成語出處:
- 《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 關于行草的成語 形容行草的成語 描述行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