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路的成語 (9個)
-
1
風塵仆仆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én pú pú
- 成語解釋:
-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風塵仆仆,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
2
冥行擿埴
- 成語拼音:
- míng xíng zhì zhí
- 成語解釋:
- 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3
行不得也哥哥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
- 成語解釋:
- 鷓鴣叫聲的擬意,表示行路艱難。
- 成語出處:
- 明·丘濬《禽言》詩:“行不得也哥哥,十八灘頭亂石多。東去入閩南入廣,溪流湍駛嶺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
4
行不知往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zhī wǎng
- 成語解釋:
-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動不能自主,只能聽任自然擺布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
5
長途跋涉
- 成語拼音:
- cháng tú bá shè
- 成語解釋:
-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6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姐長途跋涉?決難從命。”
-
6
衣食住行
- 成語拼音:
- yī shí zhù xíng
- 成語解釋:
- 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生主義》第三講:“大家都能各盡各的義務,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種需要。”
-
7
仆仆風塵
- 成語拼音:
- pú pú fēng chén
- 成語解釋:
- 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 天情道理書》:“去國立鄉,拋妻棄子,數年之間,仆仆風塵,幾經勞瘁。”
-
8
裂裳裹膝
- 成語拼音:
- liè cháng guǒ xī
- 成語解釋:
- 裂:裁,扯;裳:下衣。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膝蓋。形容行路的急切與艱辛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趙春秋·闔閭內傳》:“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晝馳夜趨,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鶴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絕聲。”
-
9
趔趔趄趄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qiè qiè
- 成語解釋:
- 身子歪斜,行路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
* 關于行路的成語 形容行路的成語 描述行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