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表示的成語 (437個)

    401

    有一搭沒一搭

    成語拼音:
    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
    成語解釋:
    故意找話說。也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寶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鬼話,黛玉總不理。”
    402

    伊于胡底

    成語拼音:
    yī yú hú dǐ
    成語解釋: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感嘆)。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403

    一言難盡

    成語拼音:
    yī yán nán jìn
    成語解釋:
    一句話難以把意思說盡。事情相當曲折復雜。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張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這里?’夫人道:‘一言難盡’。”
    404

    咬牙切齒

    成語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成語解釋:
    切齒:咬緊牙齒;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成語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紙。”
    405

    一言堂

    成語拼音:
    yī yán t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商店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
    406

    以銖稱鎰

    成語拼音:
    yǐ zhū chēng yì
    成語解釋:
    用銖同鎰相比,力量極不相稱,處于絕對劣勢。
    成語出處:
    《孫子·形》:“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王皙注:“言銖、鎰者,以明輕重之至也。”張預注:“二十兩為鎰,二十四銖為兩。此言有制之兵對無制之兵,輕重不侔也。”
    407

    以銖程鎰

    成語拼音:
    yǐ zhū chéng yì
    成語解釋:
    用銖同鎰作比較,很不相稱。
    成語出處:
    明·姚士粦《見只編》卷上:“陳水南臬憲嘗以南唐李昪宜繼唐后,遂改馬令《南唐書》為《唐馀紀傳》,此猶蕭常以《三國·蜀志》為《續后漢書》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猶覺以銖程鎰……昪本安吉砦將潘某之子,昪姓實潘也……”
    408

    有子存焉

    成語拼音:
    yǒu zǐ cún yān
    成語解釋:
    焉:陳述的語氣詞。有兒子在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409

    余子碌碌

    成語拼音:
    yú zǐ lù lù
    成語解釋:
    余子:其它的人。謂其它人平庸無能,對別人的輕視。《后漢書·稱衡傳》:“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明·袁宏道《瓶花齋集之九·尺櫝·與李龍湖》:“仆嘗謂六朝無詩,陶公有詩趣,謝公有詩料,余子碌碌,無
    成語出處:
    《后漢書·猿文苑傳下·禰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
    410

    以終天年

    成語拼音:
    yǐ zhōng tiān nián
    成語解釋:
    以: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多少是好!”
    411

    簪筆磬折

    成語拼音:
    zān bǐ qìng zhé
    成語解釋:
    簪:插戴。古代插筆備禮,躬身作揖,恭敬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412

    執鞭墜鐙

    成語拼音:
    zhí biān zhuì dèng
    成語解釋:
    亦作“執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傾心追隨。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413

    朱陳之好

    成語拼音:
    zhū chén zhī hǎo
    成語解釋:
    兩家結成姻親。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
    414

    鉆刀立誓

    成語拼音:
    zuān dāo lì shì
    成語解釋:
    鉆刀:古代立誓儀式,立誓人要從刀門下鉆過,如果負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誠
    成語出處:
    清·李玉《牛頭山》:“即當鉆刀立誓,永受元帥鞭策便了。”
    415

    擢發抽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chōu cháng
    成語解釋:
    擢:拔。拔下頭發,抽出肚腸。形容自引罪貴,悔恨,以求寬恕
    成語出處:
    《梁書·伏順傳》:“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發抽腸,少自論謝?”
    416

    砸鍋賣鐵

    成語拼音:
    zá guō mài tiě
    成語解釋:
    砸了鍋去賣廢鐵。窮極無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來了。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11章:“現在不是五八年煉鋼鐵那陣子,一聲號令,千軍萬馬,砸鍋賣鐵跟你上。”
    417

    自鄶而下

    成語拼音:
    zì kuài ér xià
    成語解釋:
    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成語出處:
    郭沫若《雄雞集 關于大規模搜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后來的史官更是自鄶而下了。”
    418

    自鄶無譏

    成語拼音:
    zì kuài wú jī
    成語解釋:
    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成語出處:
    《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請觀欲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鄶以下無譏焉。”
    419

    自鄶以下

    成語拼音:
    zì kuài yǐ xià
    成語解釋:
    吳國的季禮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評論,但從劊國以下他就沒有再意見。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評論。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自鄶以下無譏焉。”
    420

    椎牛歃血

    成語拼音:
    zhuī niú shà xuè
    成語解釋:
    古時聚眾盟誓,殺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誠意。
    成語出處:
    清·戴名世《紀紅苗事》:“或欲有剽掠,則潛結眾誓于神,椎牛歃血,乃出所獲者,集而瓜分之。”
    * 關于表示的成語 形容表示的成語 描述表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