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表示的成語 (437個)

    381

    一點半點

    成語拼音:
    yī diǎ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微小而不定的數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錯了一點半點,不論真假。”
    382

    一得之見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一點點膚淺的見解。謙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83

    一干二凈

    成語拼音:
    yī gān èr jì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干凈;也一點兒也不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384

    衣錦還鄉

    成語拼音:
    yì jǐn huán xiāng
    成語解釋: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成語出處: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385

    云集響應

    成語拼音:
    yún jí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贊同和支持。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86

    一來二去

    成語拼音:
    yī lái èr qù
    成語解釋:
    指一回又一回,經過一段時間。逐漸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一來二去,眼大心肥,那里還能夠有長進呢?”
    387

    原來如此

    成語拼音:
    yuán lái rú cǐ
    成語解釋:
    原來:發現真實情況。原來是這樣。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原來如此,倒教我們懸了幾日心。”
    388

    一面之交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只見過一面的交情。交情不深。
    成語出處:
    漢 崔寔《本論》:“且觀世人之相論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
    389

    一年半載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àn zǎi
    成語解釋:
    約計一年或半年。時間不長。
    成語出處: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390

    誘秦誆楚

    成語拼音:
    yòu qín kuāng chǔ
    成語解釋:
    戰國時張儀勸導秦國以連衡破合從,以詭詐手段欺騙楚國背齊向秦。后遂因以“誘秦誆楚”挑撥離間。
    成語出處:
    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用誘秦誆楚之計,作摧蘭折玉之謀。”
    391

    以忍為閽

    成語拼音:
    yǐ rěn wéi hūn
    成語解釋:
    用忍耐作門。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392

    又弱一個

    成語拼音:
    yòu ruò yī gè
    成語解釋:
    弱:喪失,減少。又少了一個。哀悼人去世。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393

    一日之長

    成語拼音:
    yī rì zhī cháng
    成語解釋:
    判斷或處理事情有相當能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論王霸之余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394

    以手加額

    成語拼音:
    yǐ shǒu jiā é
    成語解釋:
    把手放在額上。歡欣慶幸。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額,家傳人誦。”
    395

    驛使梅花

    成語拼音:
    yì shǐ méi huā
    成語解釋: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396

    有死無二

    成語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意志堅定,雖死不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
    397

    以慎為鍵

    成語拼音:
    yǐ shèn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用謹慎作鎖。處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禍。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398

    一笑了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le zhī
    成語解釋:
    笑一笑就算了事。不予重視。
    成語出處: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399

    一笑置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zhì zhī
    成語解釋: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邊了;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宋 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400

    以鎰稱銖

    成語拼音:
    yǐ yì chēng zhū
    成語解釋:
    用鎰同銖相比,力量處于絕對優勢。
    成語出處:
    《孫子·形》:“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王皙注:“言銖、鎰者,以明輕重之至也。”
    * 關于表示的成語 形容表示的成語 描述表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