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信的成語 (13個)
-
1
言信行果
- 成語拼音:
- yán xìn xíng guǒ
- 成語解釋:
- 見“言必信,行必果。”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
2
高下在口
- 成語拼音:
- gāo xià zài kǒu
- 成語解釋:
- 猶言信口雌黃。
- 成語出處:
- 《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叢猥,老胥抱文書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異時長官漫不省察,謹占署而已。”
-
3
投杼市虎
- 成語拼音:
- tóu zhù shì hǔ
- 成語解釋:
-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比喻毫無根據的謠言,說的人多了,讓人信以為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臧質《舉兵上表》:“蔽于流議,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
4
言而無信
- 成語拼音:
- yán ér wú xìn
- 成語解釋: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成語出處: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5
言而不信
- 成語拼音:
- yán ér bù xìn
- 成語解釋:
- 見“言而無信”。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泰族訓》:“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為之者也。”
-
6
言必信,行必果
- 成語拼音: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成語解釋:
-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執然小人哉!”
-
7
言而有信
- 成語拼音:
- yán ér yǒu xìn
- 成語解釋:
- 說出話來算數;有信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8
言行信果
- 成語拼音:
- yán xíng xìn guǒ
- 成語解釋:
- 見“言必信,行必果”。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詞:“從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萬邦。”
-
9
美言不信
- 成語拼音:
- měi yán bù xìn
- 成語解釋:
- 信:信實,真實。詞藻華美的言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10
輕言寡信
- 成語拼音:
- qīng yán guǎ xìn
- 成語解釋:
- 謂說話輕率而缺少信用。
- 成語出處:
- 明·賈仲名《升仙夢》第三折:“你不要非真當假,大丈夫言出無差,輕言寡信休要耍。”
* 關于言信的成語 形容言信的成語 描述言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