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
221
三復斯言
- 成語拼音:
- sān fù sī yán
- 成語解釋:
- 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 成語出處:
- 《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朱熹注:“《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復此言。”
-
222
矢口猖言
- 成語拼音:
- shǐ kǒu chāng yán
- 成語解釋:
- 矢口:信口,隨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說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序》:“矢口猖言,不顧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
223
殊言別語
- 成語拼音:
- shū yán bié yǔ
- 成語解釋:
- 指方言土語。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論漢字統一會》:“今者音韻雖一致,而殊言別語,終會葆存。”
-
224
三言兩語
- 成語拼音:
- sān yán liǎng yǔ
- 成語解釋:
- 三兩句話。形容言語十分簡短。
- 成語出處:
- 元 施惠《幽閨記 姐妹論思》:“有三言兩語,寄也無因。”
-
225
詩以言志
- 成語拼音:
- shī yǐ yán zhì
- 成語解釋:
- 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詩言志”、“詩以道志”。
- 成語出處:
-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
22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
227
聽其言觀其行
- 成語拼音:
-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
- 成語解釋:
- 聽一個人說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自以為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
-
228
甜語花言
- 成語拼音:
- tián yǔ huā yán
- 成語解釋:
- 說的話像蜜糖一樣甜。比喻為了騙人而說得美妙動聽的話
- 成語出處:
- 明·孫梅錫《琴心記·勉撥房貲》:“你風流惹下凄涼運,把那甜語花言心口全然不應。”
-
229
甜言媚語
- 成語拼音:
- tián yán mèi yǔ
- 成語解釋:
- 見“甜言軟語”。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滴珠嘆了一口氣縮做一團,被吳大郎甜言媚語,輕輕款款,扳將過來。”
-
230
無可諱言
- 成語拼音:
- wú kě huì yán
- 成語解釋:
- 諱言:不敢說或不愿說。沒有什么不可以直說的。指可以坦率地說。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餓鄉紀程》:“一步一步前進的現象卻不能否認,而思想紊亂搖蕩不定,也無可諱言。”
-
231
務去陳言
- 成語拼音:
- wù qù chén yán
- 成語解釋:
- 務:務必;陳言:陳舊的言辭。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成語出處:
- 清·朱彝尊《魚計莊詞》序:“休寧戴生锜,從余游,其為詞,務去陳言。”
-
232
危言讜論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dǎng lùn
- 成語解釋:
- 危:高聳的樣子;讜:正直。指正直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宋·王安石《答孫元規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言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子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
233
危言高論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gāo lùn
- 成語解釋:
-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辭。”
-
234
污言穢語
- 成語拼音:
- wū yán huì yǔ
- 成語解釋:
- 指骯臟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話語
- 成語出處:
-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穢語嘲罵不說,甚至大轎子抬過街上,冷不丁就會有一塊石頭投擲過來。”
-
235
萬語千言
- 成語拼音:
- wàn yǔ q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許許多多的話語。
- 成語出處:
- 唐 鄭谷《燕》詩:“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
-
236
妄言則亂
- 成語拼音:
- wàng yán zé luàn
- 成語解釋:
- 妄:胡亂。胡言亂語就會出亂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天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夫三關者不可不慎守也。”
-
237
行不顧言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gù yán
- 成語解釋: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238
行不及言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jí yán
- 成語解釋:
- 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諸兄與弟,當以行不及言為恥。”
-
239
閑言潑語
- 成語拼音:
- xián yán pō yǔ
- 成語解釋:
- 指與正事無關的話;廢話。
- 成語出處:
- 宋·郭應祥《鵲橋仙·丁卯七夕》詞:“獨憐詞客與詩人,費多少閑言潑語。”
-
240
先言往行
- 成語拼音:
- xiān yán wǎ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行:行為。指前代圣賢的言行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遺儀,南宮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