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言言的成語 (698個)

    261

    文行遠

    成語拼音:
    yán wén xíng yuǎn
    成語解釋:
    辭有文采,才能傳播遠方或影響后世。
    成語出處:
    明·張溥《〈壬申文選〉序》:“文行遠,國家賴之。”參見“而無文,行之不遠”。
    262

    外之味

    成語拼音:
    yán wài zhī wèi
    成語解釋:
    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二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手。”
    263

    無枝葉

    成語拼音:
    yán wú zhī yè
    成語解釋:
    枝葉:比喻瑣細的辭。形容詞文字簡潔,沒有枝蔓的
    成語出處:
    《宋史·李沆傳》:“內行修謹,無枝葉。”
    264

    行不一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bù yī
    成語解釋:
    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成語出處:
    《逸周書 官人》:“行不類相似,始終相悖。”
    265

    行計從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jì cóng
    成語解釋:
    同“聽計從”。
    成語出處:
    《宋史·司馬光傳》:“光自見行計從,欲以身徇社稷。”
    266

    行一致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里如一。
    成語出處:
    宋 趙善璙《自警篇 誠實》:“自此行一致,表里相應,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267

    笑自若

    成語拼音:
    yán xiào zì ruò
    成語解釋:
    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灸引酒,笑自若。”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后修貶夷陵,太夫人笑自若。”
    268

    笑自如

    成語拼音:
    yán xiào zì rú
    成語解釋:
    見“笑自若”。
    成語出處:
    清·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介墓志銘》:“群夷縱火,牛街鎮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燭天。公笑自如,日夜為守戰計,賊不敢逼。”
    269

    半語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yǔ
    成語解釋:
    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270

    半字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zì
    成語解釋:
    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成語出處:
    《三遂平妖傳》第二回:“袁公此時那有心情回答他一半字,舒著雙臂拉開,徑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冊兒,翻身復上天門。”
    271

    出口,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俗云: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
    272

    惑眾

    成語拼音:
    yāo yán huò zhòng
    成語解釋:
    :沒有事實根據的;荒誕離奇的話;惑:迷亂。用騙人的話蠱惑群眾。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眭弘傳》:“妄設妖惑眾,大逆不道。”
    273

    既出,如白染皂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成語解釋:
    皂:黑色。話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話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5回:“何出此,大將軍一既出,如白染皂。”
    274

    九鼎

    成語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論或意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275

    有盡而音意無窮

    成語拼音: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成語出處: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賦》:“故知詞也者,有盡而音意無窮也。”
    276

    舉人

    成語拼音:
    yǐ yán j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論來舉薦人才。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277

    媟語

    成語拼音:
    yín yán liǎng yǔ
    成語解釋:
    輕狎的詞;淫穢猥褻的詞。
    成語出處:
    唐·杜牧《唐故平盧軍節度巡官隴西李府君墓志銘》:“淫媟語,冬寒夏熱,人人肌骨,不可除去。”
    278

    難盡

    成語拼音:
    yī yán nán jìn
    成語解釋:
    一句話難以把意思說盡。表示事情相當曲折復雜。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張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這里?’夫人道:‘一難盡’。”
    279

    喪邦

    成語拼音:
    yī yán sàng bāng
    成語解釋:
    謂一句話可以亡國。
    成語出處:
    《論語·子路》:“一而喪邦,有諸?”《舊唐書·孫伏伽傳》:“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喪邦,諒足深誡。”
    280

    興邦

    成語拼音:
    yī yán xīng bāng
    成語解釋:
    謂一句話可以興國。
    成語出處:
    《論語·子路》:“一而可以興邦,有諸?”唐·劉禹鍚《唐故相國李公集紀》:“古所謂一興邦者,信哉!”
    * 關于言言的成語 形容言言的成語 描述言言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