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見的成語 (10個)
-
1
淺見寡識
- 成語拼音:
- qiǎn jiàn guǎ shí
- 成語解釋:
- 淺見:膚淺的見解;寡識:見識很少。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見寡識。”
-
2
識多才廣
- 成語拼音:
- shí duō cái guǎng
- 成語解釋:
- 識:知識,見識。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5回:“他是晉國勛臣,識多才廣。”
-
3
博物多聞
- 成語拼音:
- bó wù duō wén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指見多識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周榮傳》:“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夜》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覽。”
-
4
博學多聞
- 成語拼音:
- bó xué duō wén
- 成語解釋:
-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 成語出處:
- 《文子 精誠》:“雖博學多聞,不免于亂。”
-
5
凡才淺識
- 成語拼音:
- fán cái qiǎn shí
- 成語解釋:
- 才能平庸,識見膚淺。
- 成語出處:
- 清·陳用光《上翁學士書》:“用光凡才淺識,無所比數。”
-
6
識明智審
- 成語拼音:
- shí míng zhì shěn
- 成語解釋:
- 識見明敏,智慮周詳。
- 成語出處:
- 宋·張琰《序》:“且夫識明智審,則慮事精而信道焉。”
-
7
明鑒萬里
- 成語拼音:
- míng jiàn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明:眼睛亮;鑒:洞察。對外面或遠方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準確,識見高明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9回:“譚道臺昨夜籌畫,果然明鑒萬里。”
-
8
洽博多聞
- 成語拼音:
- qià bó duō wén
- 成語解釋:
- 指知識和見聞廣博。
- 成語出處:
- 明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下:“玄敬當時最以洽博多聞稱,不知何所據而云然。”
-
9
蛙鳴蚓叫
- 成語拼音:
- wā míng yǐn jiào
- 成語解釋:
- 蚓:蚯蚓。青蛙鳴,蚯蚓叫。比喻淺陋的識見或議論
- 成語出處: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書坊刻詩話后》:“小慧私智,不知大體,自安于蛙鳴蚓叫,君子亦無校也。”
-
10
甕天蠡海
- 成語拼音:
- wèng tiān lí hǎi
- 成語解釋:
- 自甕窺天,以瓢測海。喻識見短淺。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稍為是正,甕天蠡海,亡當大方。”
* 關于識見的成語 形容識見的成語 描述識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