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貢獻的成語 (12個)
-
1
獻曝之忱
- 成語拼音:
- xiàn pù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獻:貢獻之意;曝:曬太陽。比喻以物品或意見獻之于人,所表達的自謙之意。
- 成語出處:
- 《列子·楊朱篇》:“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
2
野人奏曝
- 成語拼音:
- yě rén zòu p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薄的貢獻。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楊朱》:“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
-
3
立功自效
- 成語拼音:
- lì gōng zì xiào
- 成語解釋:
- 立:建樹;效:報效,獻出。指建樹功績以作出貢獻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只將郭子儀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儀之罪,許其自后立功自效。”
-
4
按勞取酬
- 成語拼音:
- àn láo qǔ chóu
- 成語解釋:
- 按照勞動貢獻的大小領取報酬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物質的分配也要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的原則和工作的需要,決無所謂絕對的平均。”
-
5
陳力就列
- 成語拼音:
- chén lì jiù liè
- 成語解釋:
- 陳力:貢獻才力;就:擔任;列:官職、職位。能貢獻才力,擔任相應的官職。
- 成語出處:
- 《論語·季氏》:“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
6
風流人物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rén wù
- 成語解釋:
- 風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7
汗馬功績
- 成語拼音:
- hàn mǎ gōng jì
- 成語解釋: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聞訃》:“感皇恩寵錫無窮,端不負汗馬功績。”
-
8
汗馬功勞
- 成語拼音:
- hàn mǎ gōng láo
- 成語解釋: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
9
汗馬勛勞
- 成語拼音:
- hàn mǎ xūn láo
- 成語解釋: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成語出處:
- 清·吳梅《鳳洞山》:“和衷共濟祈公等戮力同心敵北兵,方能夠汗馬勛勞報圣明。”
-
10
群策群力
- 成語拼音:
- qún cè qún lì
- 成語解釋:
- 策:計策;主意。群:集體;大家人。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11
死而后止
- 成語拼音:
- sǐ ér hòu zhǐ
- 成語解釋:
- 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奮斗終身,貢獻出一切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天二子之良,將勒營其君,復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來。”
-
12
天之驕子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ī jiāo zǐ
- 成語解釋:
- 驕子:寵兒。老天爺的寵兒。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指條件極其優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關于貢獻的成語 形容貢獻的成語 描述貢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