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超脫的成語 (32個)
-
1
超然物外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wù wài
- 成語解釋: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成語出處:
-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淵明正以脫略世故,超然物外為適,顧區區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
2
超然象外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xiàng wài
- 成語解釋: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
3
超以象外
- 成語拼音:
- chāo yǐ xiàng wài
- 成語解釋: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
4
超然不群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超脫于世俗之外。不與眾人合群。《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
5
超然遠舉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yuǎn jǔ
- 成語解釋:
- 為超脫世事,遠由而去。末·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亦作“超然遠引”。渭·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嘗怪樂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吳,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于是毅遂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
-
6
超然自得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zì dé
- 成語解釋:
- 超脫世事,自覺快樂和滿足。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光自幼志氣不群,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事家產,好游山水,后覽佛書,超然自得。”
-
7
超然自逸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zì yì
- 成語解釋:
- 超脫世事,安閑快樂。
- 成語出處:
- 漢·袁紹《與公孫瓚書》:“故為薦書懇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詐,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
-
8
超然自引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zì yǐn
- 成語解釋:
- 謂超脫世事,自動引退。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9
出凡入勝
- 成語拼音:
- chū fán rù shèng
- 成語解釋:
- 指超出了一般,進入了極高的境界。形容造詣精深,也指超脫世俗進入仙界。
- 成語出處:
- 《雍熙樂府 第三卷 端正好(我恰才出塵寰)》:“點化的長生出凡入勝,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
10
高節邁俗
- 成語拼音:
- gāo jié mài sú
- 成語解釋:
- 邁:超逸。指志節高超脫俗
- 成語出處:
- 《晉書·江統傳》:“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節邁俗。”
-
11
不生不滅
- 成語拼音:
- bù shēng bù miè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9回:“舍利子,是諸佛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12
不死不生
- 成語拼音:
- bù sǐ b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13
不生不死
- 成語拼音:
- bù shēng bù sǐ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成語出處:
- 《入楞伽經》第八卷:“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恒清涼不變。”
-
14
避世離俗
- 成語拼音:
- bì shì lí sú
- 成語解釋:
- 逃避濁世,超脫凡俗
- 成語出處:
- 東漢 王充《論衡 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志辱身為賢乎?是則避世離俗,長沮、桀溺之類也。”
-
15
餐風吸露
- 成語拼音:
- cān fēng xī lù
- 成語解釋:
- 餐:吃;露:露水。吃的是風,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脫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意傳飛稿》:“武陵津傍,藐姑山上,餐風吸露乘云,那許塵眸相通。”
-
16
風流跌宕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diē dàng
- 成語解釋:
- 跌宕:為人放縱,不拘束。氣度超脫,瀟灑放逸。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不克如愿。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
17
風流瀟灑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xiāo sǎ
- 成語解釋:
- 英俊有才華,氣度超脫。
- 成語出處:
- 明 徐復祚《紅梨記 投雍》:“素娘,似你這般風流瀟灑,如花似玉,向在東塵,知心有幾。”
-
18
方外人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rén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豈有個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
19
方外之人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zhī rén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大宗師》:“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
-
20
方外之士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籍傳》:“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
* 關于超脫的成語 形容超脫的成語 描述超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