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距離的成語 (35個)
-
1
寸步不離
- 成語拼音:
- cùn bù bù lí
- 成語解釋: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2
跬步不離
- 成語拼音:
- kuǐ bù bù lí
- 成語解釋:
- 跬步:半步,極短的距離。半步也不離開。形容關系親密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寶四寶又甚相愛,稍長即跬步不離,小家不知別嫌疑。”
-
3
若離若即
- 成語拼音:
- ruò lí ruò jí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同“若即若離”。
- 成語出處:
-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大抵總憲戇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滿,而與和相若離若即,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一時眾口詆諆,遂有師相門生之謗。”
-
4
若即若離
- 成語拼音:
- ruò jí ruò lí
- 成語解釋:
- 即;湊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里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
-
5
相去幾何
- 成語拼音:
- xiāng qù jǐ hé
- 成語解釋:
- 去:距離。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
6
大院深宅
- 成語拼音:
- dà yuàn shēn zhái
- 成語解釋:
- 深:指由內到外的距離大。房屋眾多,庭院深廣。多指富貴人家的住宅
- 成語出處:
-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閑雜人趕離門外。”
-
7
步步高升
- 成語拼音:
- bù bù gāo shēng
- 成語解釋:
- 步步:表示距離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職位不斷上升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搖直上,還望大人栽培呢!”
-
8
步步為營
- 成語拼音:
- bù bù wéi yíng
- 成語解釋:
- 步:古時五尺為步;步步:表示距離近;營:軍事營壘。軍隊每前進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比喻行動謹慎;防備嚴密。現常用來比喻行動、做事謹慎;穩扎穩打。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1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
-
9
比肩而立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ér lì
- 成語解釋:
-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
-
10
碧空萬里
- 成語拼音:
- bì kōng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萬里:指面積大,距離長。形容天氣晴朗。
- 成語出處:
- 權延赤《走下圣壇的周恩來 休息與娛樂》:“冰峰林立,白云徜徉其間;碧空萬里,與皚皚白雪上下輝映,幻化流轉著七彩光芒。”
-
11
跋涉長途
- 成語拼音:
- bá shè cháng tú
- 成語解釋:
- 跋涉:登山涉水。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長路的艱辛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憚跋涉長途,送我們至萬國通商文明之地。”
-
12
寸步難行
- 成語拼音:
- cùn bù nán xíng
- 成語解釋:
-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 成語出處:
- 元 白仁甫《東墻記》:“聽了他凄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
13
寸步千里
- 成語拼音:
- cùn bù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寸步:指距離非常短。雖然相距只有寸步,卻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見非常困難。
- 成語出處:
- 唐·盧照鄰《獄中學騷體》:“寸步千里兮相聞,思公子兮日將曛。”
-
14
長轡遠馭
- 成語拼音:
- cháng pèi yuǎn yù
- 成語解釋:
- 用長韁繩遠遠地駕馭拉車的馬。比喻遠距離操縱,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是以歸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后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
-
15
長途跋涉
- 成語拼音:
- cháng tú bá shè
- 成語解釋:
-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6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姐長途跋涉?決難從命。”
-
16
短兵接戰
- 成語拼音:
- duǎn bīng jiē zhàn
- 成語解釋:
-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斗。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
17
短兵相接
- 成語拼音: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兵:武器。短兵:指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用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近距離地面對面搏斗。形容敵我相近;戰斗激烈。也比喻進行針鋒相對的激烈斗爭。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歌 國殤》:“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18
近在咫尺
- 成語拼音:
- jìn zài zhǐ chǐ
- 成語解釋:
-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杭州謝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講帷,凜然威光,近在咫尺。”
-
19
眉睫之間
- 成語拼音:
- méi jié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就在眉毛和睫毛之間。比喻極近的距離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
-
20
墨丈尋常
- 成語拼音:
- mò zhàng xú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古代重量單位,1墨=5尺,1丈=2墨;1尋=8尺,1常=2尋。比喻不太長的距離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下》:“不過墨丈尋常之間。”
* 關于距離的成語 形容距離的成語 描述距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