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逼真的成語 (28個)
-
1
假戲真做
- 成語拼音:
- jiǎ xì zhēn zuò
- 成語解釋:
- 指戲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當作真的來做
- 成語出處:
-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動人,就是因為演員的誠懇,所謂‘假戲真做’。”
-
2
莫辨楮葉
- 成語拼音:
- mò biàn chǔ yè
- 成語解釋: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葉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亂真。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
-
3
真龍活現
- 成語拼音:
- zhēn ló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逼真。
- 成語出處:
- 蔣光慈《短褲黨》二:“他每一次所做的傳單,都是說的真龍活現也似的。”
-
4
活神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shén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生動逼真,像真的一樣
- 成語出處:
- 杜鵬程《年輕的朋友 第一天》:“他把衣袖一挽,活神活現地比劃著說,好像他真的在破壞鐵路一樣。”
-
5
繪聲繪影
- 成語拼音:
- huì shēng huì y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五卷:“繪聲繪影,字字陰森,綠人毛發,真乃筆端有鬼。”
-
6
躍躍紙上
- 成語拼音:
- yuè yuè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禿僮,傻如跛婢,戇如屠戶,懶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躍躍紙上。”
-
7
傳神阿堵
- 成語拼音:
- chuán shén ē dǔ
- 成語解釋:
- 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8
傳神寫照
- 成語拼音:
- chuán shén xiě zhào
- 成語解釋:
- 傳神:指優美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寫照:畫像。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生動逼真地描畫出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9
活龍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龍:古代傳說的一種靈怪動物。指像活的龍出現一樣。形容神情生動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再說王氏聞丈夫兇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
10
活靈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 成語出處:
- 郁達夫《皋亭山》:“凡此種種,以及香灰療病,娘娘托夢等最近的奇跡,他們都說得活靈活現。”
-
11
繪聲繪色
- 成語拼音:
- huì shēng huì sè
- 成語解釋:
- 繪:指繪;描摹。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
12
繪聲繪形
- 成語拼音:
- huì shēng huì xíng
- 成語解釋:
- 繪:描繪,描摹。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孫犁《澹定集·讀作品記》:“有些愛情的描寫,雖是竭力繪聲繪形,實在沒有什么美的新意在其中。”
-
13
繪聲寫影
- 成語拼音:
- huì shēng xiě yǐng
- 成語解釋:
- 繪:描繪,描摹。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凡揚州十日之屠,嘉定萬家之慘,以及虜酋丑類之慆淫,烈士遺民之忠藎,皆繪聲寫影,傾筐倒篋而出之。”
-
14
繪影繪聲
- 成語拼音:
- huì yǐng hu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 憂患余生《序》:“而壹意孤行,為若輩繪影繪聲,定一不磨之鐵案。”
-
15
呼之或出
- 成語拼音:
- hū zhī huò chū
- 成語解釋:
-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形容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也指人選已醞釀成熟,即將就任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16
呼之欲出
- 成語拼音:
- hū zhī yù chū
- 成語解釋:
-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出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17
刻鵠類鶩
- 成語拼音:
- kè hú lèi wù
- 成語解釋:
-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
18
刻木為鵠
- 成語拼音:
- kè mù wéi hú
- 成語解釋:
- 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 成語出處:
- 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為鵠者也。”
-
19
買王得羊
- 成語拼音:
- mǎi wáng dé yáng
- 成語解釋:
-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 成語出處:
- 唐·張懷瑾《書斷》:“時人云:‘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
20
如見其人
- 成語拼音:
- rú jiàn qí rén
- 成語解釋:
- 像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刻畫非常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 關于逼真的成語 形容逼真的成語 描述逼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