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閉門不出的成語 (7個)
-
1
閉門自守
- 成語拼音:
- bì mén zì shǒu
- 成語解釋:
- ①閉門不出,潔身自保。②堅壁不出,嚴加防守。
- 成語出處:
- 《漢書 王莽傳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給貢稅。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
-
2
閉門酣歌
- 成語拼音:
- bì mén hān gē
- 成語解釋:
- 指閉門不出,盡興飲酒,盡情歌舞。形容沉緬酒色,盡情享受。
- 成語出處:
- 唐·李延壽《南史·徐緄似》:“緄為梁湘東王,鎮西諮議參軍,頗為聲色,侍妾數十,……,便醉而閉門,盡日酣歌。”
-
3
閉門不出
- 成語拼音:
- bì mén bù chū
- 成語解釋:
- 關起門來不外出,指杜絕與外界交往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史弼傳》:“荊竟歸田里,稱病閉門不出。”
-
4
杜門不出
- 成語拼音:
- dù mén bù chū
- 成語解釋:
- 關閉門戶,不外出與人交往接觸。
- 成語出處:
- 《國語·晉語一》:“讒言益起,狐突杜門不出。”
-
5
剪發杜門
- 成語拼音:
- jiǎn fà dù mén
- 成語解釋:
- 剪發:剪掉頭發,指削發為僧。杜門:閉門。剪發為僧,閉門不出。
- 成語出處:
-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由是以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
6
杜門自絕
- 成語拼音:
- dù mén zì jué
- 成語解釋:
- 杜門:關門不出;絕:斷絕。閉門不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 成語出處:
- 《漢書·張陳王周傳贊》:“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王陵庭爭,杜門自絕,亦各其志也。”
-
7
出門合轍
- 成語拼音:
- chū mén hé zhé
- 成語解釋:
- 按同一規格,閉門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明何景明《述歸賦》:“至其矩法則閉戶造車,出門合轍,不煩登途比試矣。”因以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
* 關于閉門不出的成語 形容閉門不出的成語 描述閉門不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