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聞名的成語 (11個)
-
1
聲聞過實
- 成語拼音:
- shēng wén guò shí
- 成語解釋:
- 聲聞:名譽。名聲超過實際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謂聲聞過實,君子恥之。”
-
2
遐邇聞名
- 成語拼音:
- xiá ěr w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邇:近;遐:遠。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重學敬德,遐爾著聞。”
-
3
遐邇著聞
- 成語拼音:
- xiá ěr zhù wén
- 成語解釋:
- 遠近聞名。形容名聲很大。
- 成語出處:
-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尼波羅國》:“近代有王,號鴦輸代摩,自制《聲明論》,重學敬德,遐邇著聞。”
-
4
舉世聞名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舉:全。全世界都聽到名聲。形容知名度很高。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卷七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
5
聞名喪膽
- 成語拼音:
- wén míng sàng dǎn
- 成語解釋:
-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八回:“遂在陜西地面三載,綠林賊人聞名喪膽,江湖盜寇望影皆驚。”
-
6
聞名遐邇
- 成語拼音:
- wén míng xiá ěr
- 成語解釋:
- 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
-
7
名滿天下
- 成語拼音:
- míng mǎ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滿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8
聞名不如見面
- 成語拼音:
-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 成語解釋:
- 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
- 成語出處:
- 《北史·列女傳》:“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教,何足責哉。”
-
9
大音希聲
- 成語拼音:
- dà yīn x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于無矣。”意謂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
- 成語出處:
-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
10
灌夫罵坐
- 成語拼音:
- guàn fū mà zuò
- 成語解釋:
- 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后用以指人借酒發泄心中的不滿。
- 成語出處:
-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
-
11
名高天下
- 成語拼音:
- míng gāo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比喻全國聞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燭鄰國。”
* 關于聞名的成語 形容聞名的成語 描述聞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