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阻礙的成語 (20個)
-
1
礙手礙腳
- 成語拼音:
- ài shǒu ài jiǎo
- 成語解釋:
- 礙;妨礙;阻礙。指多方受阻;難以順利做事。也指妨礙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卷:“后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
2
窒礙難行
- 成語拼音:
- zhì ài nán xíng
- 成語解釋:
- 窒:阻塞不通。阻礙太多,難以實行。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答人問關內侯》:“夫支孽盡封,則國祚愈長久,愈窒礙難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
3
暢通無阻
- 成語拼音:
- chàng tōng wú zǔ
- 成語解釋:
- 暢:不停滯;暢利地。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運。多指事情能順利地進行。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進軍暢通無阻。”
-
4
無拘無礙
- 成語拼音:
- wú jū wú ài
- 成語解釋:
- 沒有拘束,沒有阻礙。形容悠然自得。
- 成語出處:
- 宋·朱敦儒《西江月》詞:“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
5
暢行無阻
- 成語拼音:
- chàng xíng wú zǔ
- 成語解釋:
- 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過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鏟除這兩方面的禍根,才能使黨在團結全黨同志和團結全國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暢行無阻。”
-
6
通行無阻
- 成語拼音:
- tōng xíng wú zǔ
- 成語解釋:
- 阻:阻礙。順暢通行,沒有阻礙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審查父老對社會科學也有貢獻》:“這種新發明恐怕只能在現狀下的中國可以通行無阻。”
-
7
風雨無阻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wú zǔ
- 成語解釋:
- 不受刮風下雨的阻礙。指預先約好的事情,一定按期進行。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黃秀才徼靈玉馬墜》:“黃秀才從陸路短船,風雨無阻,所以趕著了。”
-
8
絆腳石
- 成語拼音:
- bàn jiǎo shí
- 成語解釋: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
-
9
到處碰壁
- 成語拼音:
- dào chù pèng bì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受阻礙或遭到拒絕。也指事情行不通或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趕上了解放,到處碰壁,直碰得頭破血流。”
-
10
獨往獨來
- 成語拼音:
- dú wǎng dú lái
- 成語解釋:
- 指行動自由,沒有阻礙。又指作文用字獨具一格,后指單獨往來。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
11
格格不入
- 成語拼音:
- gé gé bù rù
- 成語解釋:
-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后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
12
好事多妨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duō fáng
- 成語解釋:
- 妨:阻礙。好事情在實現、成功前常常會經歷許多波折
- 成語出處:
- 元·吳弘道《梅花引》曲:“驚魂未定,好事多妨,堪傷。”
-
13
荊棘叢生
- 成語拼音: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荊棘:荊條蒺藜;叢:聚集成堆。荊蔓蒺藜成群地生長出來。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多。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此時家難未靖,荊棘叢生,一經還鄉,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豈肯自投羅網。”
-
14
排除萬難
- 成語拼音:
- pái chú wàn nán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排除重重阻礙;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愚公移山》:“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
15
披荊斬棘
- 成語拼音:
- pī jīng zhǎn jí
- 成語解釋:
- 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
16
曲曲折折
- 成語拼音:
- qū qū zhé zhé
- 成語解釋:
- 彎曲,形容事情遇到許多阻礙或受到挫折打擊,不能順利進行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2回:“彩云不及細看,卻被那婦人不由分說就扶上臺階,曲曲折折,走到一面大鏡子面前,那婦人把鏡子一推,卻呀的一聲開了,原來是個門兒。”
-
17
順水順風
- 成語拼音:
- shùn shuǐ shùn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運氣好,做事順利,沒有阻礙。
- 成語出處:
-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唐淑貞只有一年多的實際經驗,而且是一條槍的,自此下手以來,一直是順水順風。”
-
18
吐絲自縛
- 成語拼音:
- tǔ sī zì f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為阻礙了自己的行動自由。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志公和尚十四科頌》:“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
19
形格勢禁
- 成語拼音:
- xíng gé shì jìn
- 成語解釋:
- 格:阻礙;禁:制止。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
20
一帆風順
- 成語拼音:
- yī fān fēng shùn
- 成語解釋:
- 船滿帆;一路順風行駛。比喻境遇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挫折。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
* 關于阻礙的成語 形容阻礙的成語 描述阻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