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難言的成語 (10個)
-
1
難言蘭臭
- 成語拼音:
- nán yán lán xiù
- 成語解釋:
- 難言:談不上;臭:味;蘭臭:像蘭花一樣的香味。指氣味相投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2
有口難言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yán
- 成語解釋:
-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于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
3
哽噎難言
- 成語拼音:
- gěng yē nán yán
- 成語解釋:
- 哽:聲氣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氣塞,哭不出聲或說不出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冰心《斯人獨憔悴》:“穎石說到這里,已經哭得哽噎難言。”
-
4
難言之隱
- 成語拼音:
- nán yán zhī yǐn
- 成語解釋: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
-
5
哽咽難言
- 成語拼音:
- gěng yè nán yán
- 成語解釋:
- 不能痛快的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襲人哽咽難言。寶玉生恐襲人真告訴出來。”
-
6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成語拼音:
-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
- 成語解釋:
- 黃連:中藥,味苦。啞巴吃了黃連,嘴里說不出來。比喻有苦難言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一章:“寡婦孤兒,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7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成語拼音: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 成語解釋:
-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8
欲言又止
- 成語拼音:
- yù yán yòu zhǐ
- 成語解釋:
- 想說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語甚凄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
-
9
狼吃幞頭
- 成語拼音:
- láng chī fú tóu
- 成語解釋:
- 狼銜去人的幞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你便罵我一千場,便拷我三十頓,我則索狼吃幞頭,心兒自忍。”
-
10
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 成語拼音: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 成語解釋:
- 黃連:中藥,味苦。啞巴吃了黃連,嘴里說不出來。比喻有苦難言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國不知地理,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 關于難言的成語 形容難言的成語 描述難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