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靡靡之音的成語 (6個)
-
1
靡靡之音
- 成語拼音:
- mǐ mǐ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靡靡:頹廢萎靡。使人萎靡、頹唐的聲音。形容頹廢、萎靡或淫蕩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
-
2
鄭聲亂雅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 成語解釋:
- 鄭聲:春秋時鄭國的音樂,靡靡之音;雅:莊嚴的雅樂。鄭國淫靡的聲樂擾亂了莊嚴的雅樂。比喻以邪侵正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3
濮上之音
- 成語拼音:
- pú shàng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
-
4
亡國之音
- 成語拼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5
桑間之音
- 成語拼音:
- sāng jiān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指淫靡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音初》:“世濁則禮煩而樂淫,鄭衛之聲,桑間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說。”
-
6
亡國之聲
- 成語拼音:
- wáng guó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淫靡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十過》:“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
* 關于靡靡之音的成語 形容靡靡之音的成語 描述靡靡之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