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順時的成語 (7個)
-
1
順時而動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順應時勢而行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
-
2
順時隨俗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suí sú
- 成語解釋:
- 順應時勢,隨從習俗。
- 成語出處:
- 《陳書·姚察傳》:“察乃博引經籍,獨違群議……其不順時隨俗,皆此類也。”
-
3
順時施宜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shī yí
- 成語解釋:
- 時:時勢;施:施行。順應不同時勢而靈活地采取相應措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王者必因王之禮,順時施宜,有所損益,郡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備。”
-
4
應天順時
- 成語拼音:
- yìng tiān shùn shí
- 成語解釋:
- 應:適應。應天命順時勢。用來頌揚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 成語出處:
- 《晉書·元帝紀》:“爰暨世祖,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
5
逐浪隨波
- 成語拼音:
- zhú làng suí bō
- 成語解釋:
- 喻指一個人缺乏主見;總是隨順時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隨波:隨順波流。
- 成語出處:
-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泥滯茍且,沒而不覺,隨波漂流,與漂俱滅者亦甚眾多。”
-
6
安時處順
- 成語拼音:
- ān shí chǔ shùn
- 成語解釋:
- 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來;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
7
順天應時
- 成語拼音:
- shùn tiān yīng shí
- 成語解釋:
- 順:順從。應:適應。時:時機。指上要遵從天命,下要適應時機。
- 成語出處:
- 《晉書·羊祜傳》:“先帝順天應時,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
* 關于順時的成語 形容順時的成語 描述順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