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領悟的成語 (10個)
-
1
大徹大悟
- 成語拼音:
- dà chè dà wù
- 成語解釋:
- 徹:明白;貫通;悟:領會;領悟。最徹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覺悟。佛教或道教指識破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元 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
2
神領意得
- 成語拼音:
- shén lǐng yì dé
- 成語解釋:
- 形容領悟透徹。
- 成語出處:
- 《高坐別傳》:“性高簡,不學晉語,諸公與之言,皆因傳譯。然神領意得,頓在言前。”
-
3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道,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錯過了。”
-
4
得于心應于手
- 成語拼音: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 成語解釋:
- 得:獲得,領悟;應:適應。領悟到要領,做起來順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應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
5
不可言傳
- 成語拼音:
- bù kě yán chuán
- 成語解釋:
- 言:言語。指對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領悟,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諸法寂滅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為人? 明 圓極居頂《續傳燈錄》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證不可以言傳。
-
6
紅爐點雪
- 成語拼音:
- hóng lú diǎn xuě
- 成語解釋:
-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領悟、接受迅速,思想改變快
- 成語出處:
- 《高子遺書·會語》:“顏子克己,若紅爐點雪,不必言難,天下歸仁。”
-
7
潛臺詞
- 成語拼音:
- qián tái cí
- 成語解釋:
- 戲劇的臺詞中沒有直接說出但觀眾通過思考都能領悟得出來的言語。比喻不明說的言外之意
- 成語出處:
- 張平《抉擇》:“末了,楊誠說了一句潛臺詞很豐富的話。”
-
8
思過半矣
- 成語拼音:
- sī guò bàn yǐ
- 成語解釋:
- 指已領悟大半或事情已獲大部解決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知者觀其蒃辭,則思過半矣。”
-
9
聲入心通
- 成語拼音:
- shēng rù xīn tōng
- 成語解釋:
- 聲:話音。指一聽見圣人的話,就能領悟它的深意
- 成語出處:
- 宋·張載《正蒙·三十》:“六十盡人物之性,聲入心通。”
-
10
心融神會
- 成語拼音:
- xīn róng shén huì
- 成語解釋:
- 融:融合。心神融會貫通,領悟明白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園禪師法嗣》:“乃宵遁瑞州九峰,恍若舊游,眷不忍去,遂落發。每閱經,心融神會。”
* 關于領悟的成語 形容領悟的成語 描述領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