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飄蕩的成語 (14個)
-
1
神魂飄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piāo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精神飄忽。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魂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
-
2
神魂搖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yáo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神恍惚,難以把握。亦作“神搖魂蕩”、“神魂蕩揚”、“神魂飄蕩”。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八卷:“沈將仕看見李三情狀,一發神魂搖蕩。”
-
3
神搖魂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yáo hún dàng
- 成語解釋:
- 搖:搖動;蕩:飄蕩。心神恍惚,難以把握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喜得公孫乾和異人目亂心迷,神搖魂蕩,口中贊嘆不已。”
-
4
鳳泊鸞漂
- 成語拼音: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成語解釋:
-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
5
迎風招展
- 成語拼音:
- yíng fēng zhāo zh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旗子在風中飄蕩。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只見五顏六色的旗子,迎風招展,挖云鑲邊的號褂,映日爭輝。”
-
6
心蕩神馳
- 成語拼音:
- xīn dàng shén chí
- 成語解釋:
- 心神飄蕩,不能控制自己
- 成語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二章:“那是他精神生活所達到的一個高峰,至今回憶起來,還不禁心蕩神馳。”
-
7
飛蓬乘風
- 成語拼音:
- fēi péng chéng fēng
- 成語解釋:
- 蓬:蓬草。指蓬草乘風飛轉,飄蕩不定。比喻人無堅定意志,隨情勢而改變。亦作“飛蓬隨風”。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禁使》:“今夫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
-
8
萍水相逢
- 成語拼音: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成語解釋:
- 萍:浮萍;是隨風飄蕩;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 成語出處: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
9
骨騰肉飛
- 成語拼音:
- gǔ téng ròu fēi
- 成語解釋:
- 騰:跳躍。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飄蕩。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里。”
-
10
繞梁三日
- 成語拼音:
- rào liáng sān rì
- 成語解釋:
- 繞梁:在房梁間繚繞飄蕩。(余音)環繞屋梁旋轉三天。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儷,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
11
隨波逐浪
- 成語拼音:
- suí bō zhú làng
- 成語解釋:
- ①隨著波浪飄蕩。②顛沛貌。③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④謂同行同止。
- 成語出處:
- 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
-
12
喪膽游魂
- 成語拼音:
- sàng dǎn yóu hún
- 成語解釋:
- 喪:喪失;喪膽:形容恐懼到極點;游魂:魂游。魂魄飄蕩無定。形容恐懼至極。形容惶恐無主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祥子在街上喪膽游魂的走,遇見了小馬兒的祖父。”
-
13
心旌搖曳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yáo yè
- 成語解釋:
- 旌:旗子;搖曳:擺動。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隨風飄蕩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 成語出處:
- 《史記 蘇秦列傳》:“心搖搖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
14
游絲飛絮
- 成語拼音:
- yóu sī fēi xù
- 成語解釋:
- 飄蕩的蛛絲,飛揚的柳絮。比喻輕浮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恩情占斷人間麗,莫認做游絲飛絮,看萬歲千秋鸞鳳儀。”
* 關于飄蕩的成語 形容飄蕩的成語 描述飄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