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
1
侈衣美食
- 成語拼音:
- chǐ yī měi shí
- 成語解釋:
- 侈衣,華美的衣服;美食,鮮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厲五兵,侈衣美食,發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樂。”
-
2
糲食粗餐
- 成語拼音:
- lì shí cū cān
- 成語解釋:
- 糲:粗米;餐:飯食。指食物粗糙
- 成語出處:
- 《東觀漢記·桓鸞傳》:“常著大布缊袍,糲食粗餐。”
-
3
鼓腹含哺
- 成語拼音:
- gǔ fù hán bǔ
- 成語解釋:
- 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莊子 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
4
衣錦食肉
- 成語拼音:
- yì jǐn shí ròu
- 成語解釋:
- 穿錦繡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祿。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 算地》:“刑人有列,則君子下其位;衣錦食肉,則小人冀其利。”《前漢書平話續集》卷上:“信(韓信)望衣錦食肉,誰指望奪印懷仇,不似芒蕩山下累求良士。”
-
5
惡衣粗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cū shí
- 成語解釋:
- 惡:壞;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高陽王寺》:“崇為尚書令,儀同三司,亦富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儉吝,惡衣粗食,食常無肉。”
-
6
食不二味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èr wèi
- 成語解釋:
- 吃飯不用兩道菜肴。謂飲食節儉。
- 成語出處:
-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7
食不下咽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xià yàn
- 成語解釋:
-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霽云(南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
8
食方于前
- 成語拼音:
- shí fāng yú qián
- 成語解釋:
- 同“食前方丈”。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陳子仲妻》:“楚王聘陳子仲為相,仲謂妻曰:‘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方于前矣。’”
-
9
食前方丈
- 成語拼音: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成語解釋:
-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
10
食味方丈
- 成語拼音:
- shí wèi fāng zhàng
- 成語解釋:
- 同“食前方丈”。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問》:“昔吾先君桓公善飲酒窮樂,食味方丈。”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