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鬼鬼祟祟的成語 (11個)
-
1
鬼鬼祟祟
- 成語拼音:
- guǐ guǐ suì suì
- 成語解釋: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
2
做神做鬼
- 成語拼音:
- zuò shén zuò guǐ
- 成語解釋:
- 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騙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四七回:“既這么樣,怎么不進來,以做神做鬼的?”
-
3
做鬼做神
- 成語拼音:
- zuò guǐ zuò shén
- 成語解釋:
- 鬼鬼祟祟;使用欺騙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議定了,做鬼做神,來弄送我。”
-
4
明人不做暗事
- 成語拼音: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 成語解釋: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后搗鬼。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妝甚的謊子!”
-
5
賊頭鼠腦
- 成語拼音:
- zéi tóu shǔ nǎo
- 成語解釋:
-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曉得。你賊頭鼠腦的,一定又變作個甚么東西兒跟著我聽的。’”
-
6
舒頭探腦
- 成語拼音:
- shū tóu tàn nǎo
- 成語解釋:
- 伸頭去探看。形容行為鬼鬼祟祟。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回:“只是舒頭探腦,望里邊一望,又退立了兩步。”
-
7
探頭探腦
- 成語拼音:
- tàn tóu tàn nǎo
- 成語解釋:
- 探:頭或上體向前伸出。伸著頭向左右張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終看他未破,時時去他那下探頭探腦,心下也須疑它那下有個好處在。”
-
8
賊眉鼠眼
- 成語拼音:
- zéi méi shǔ y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你沒看見李景純嗎?’武端賊眉鼠眼的問:‘他來,她就不能來!’”
-
9
邪魔外祟
- 成語拼音:
- xié mó wai suì
- 成語解釋:
- 邪惡的鬼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來纏擾。”
-
10
鼠跡狐蹤
- 成語拼音:
- shǔ jì hú z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行蹤鬼祟。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拈畢》:“羽椿忠大節,而世有責之備者;蒙鼠跡狐蹤,而世有贊其能者。”
-
11
相驚伯有
- 成語拼音: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成語解釋:
-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 關于鬼鬼祟祟的成語 形容鬼鬼祟祟的成語 描述鬼鬼祟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