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的成語 (111個)
-
41
遁世離俗
- 成語拼音:
- dùn shì lí sú
- 成語解釋: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成語出處: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42
敦世厲俗
- 成語拼音:
- dūn shì lì sú
- 成語解釋:
- 使民俗敦厚,世風振興。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御試制科策》:“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敦世厲俗,則無其具。”
-
43
敦詩說禮
- 成語拼音:
- dūn shī shuō lǐ
- 成語解釋:
- 敦:敦厚。詩:《詩經》。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在費總理的客廳里》:“假使人來查辦,一領他們到這敦詩說禮之堂來看看,捐冊、帳本、褒獎狀……他們還能指摘什么?”
-
44
遁俗無悶
- 成語拼音:
- dùn sú wú mèn
- 成語解釋:
- 見“遁世無悶”。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遁俗無悶,因時有待。”
-
45
遁世無悶
- 成語拼音:
- dùn shì wú mèn
- 成語解釋:
- 謂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
- 成語出處:
- 《易·乾》:“不成乎名,遁世無悶。”孔穎達疏:“謂逃遁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
-
46
遁世隱居
- 成語拼音:
- dùn shì yǐn jū
- 成語解釋:
- 避世而深居不仕。
- 成語出處:
- 漢·焦贛《易林·革之旅》:“遁世隱居,竟不逢時。”
-
47
遁世幽居
- 成語拼音:
- dùn shì yōu jū
- 成語解釋:
- 見“遁世隱居”。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新論·遇不遇》:“齊之華士,棲志丘壑,而太公誅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
48
遁身遠跡
- 成語拼音:
- dùn shēn yuǎn jì
- 成語解釋:
- 猶言避世隱居。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趙孺人墓銘》:“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窮水絕處,慕王霸、梁鴻夫婦,賡《麥秀》、《五噫》之歌,將遁身遠跡以自娛佚。”
-
49
遁世遺榮
- 成語拼音:
- dùn shì yí róng
- 成語解釋:
- 謂避世隱居而拋棄榮華富貴。
- 成語出處:
- 晉·慧遠《答何鎮南書》:“是故遁世遺榮,反俗而動。”
-
50
頓首再拜
- 成語拼音:
- dùn shǒu zài bài
- 成語解釋:
-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札中常用作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語。
- 成語出處: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于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51
遁天倍情
- 成語拼音:
- dùn tiān bèi qíng
- 成語解釋:
- 謂違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說,違背天性與真情。倍,通“背”。
- 成語出處:
- 《莊子·養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
52
遁天妄行
- 成語拼音:
- dùn tiān wà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違背自然規律而胡作非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宗炳《明佛論》:“皆違理謬感,遁天妄行,彌非真有矣。”
-
53
鈍學累功
- 成語拼音:
- dùn xué lěi gōng
- 成語解釋:
- 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文章》:“鈍學累功,不妨精熟。”
-
54
惇信明義
- 成語拼音:
- dūn xìn míng yì
- 成語解釋:
- 惇:重視;信:誠實。遵守信用,深明道義
- 成語出處:
- 《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
-
55
遁形遠世
- 成語拼音:
- dùn xíng yuǎn shì
- 成語解釋:
- 猶言避世隱居。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逸民傳·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
-
56
遁陰匿景
- 成語拼音:
- dùn yīn nì jǐng
- 成語解釋:
- 隱藏形跡。
- 成語出處:
- 晉·陸云《南征賦》:“遁陰匿景,靜言勿嘩。”
-
57
遁逸無悶
- 成語拼音:
- dùn yì wú mèn
- 成語解釋:
- 見“遁世無悶”。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江淹《無為論》:“欲使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舒卷隨取,進退自然,遁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
-
58
頓足不前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bù qián
- 成語解釋:
- 停頓下來不前進。
- 成語出處:
-
59
頓足搓手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cuō shǒu
- 成語解釋:
- 著急惋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變法通義·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復頓足搓手。”
-
60
頓足捶胸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吳元泰《東游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 dun成語,dun的成語,帶du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