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的成語 (192個)
-
1
暗室屋漏
- 成語拼音:
- àn shì wū lòu
- 成語解釋:
- 暗室:指沒有光亮或隱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內擺放小帳的地方。指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隱私之處
- 成語出處:
-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第四卷:“雖虧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觀者。”
-
2
不慚屋漏
- 成語拼音:
- bù cán wū lòu
- 成語解釋:
-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帳幕遮蓋處。獨處于室時慎守善德,無愧于心。形容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邪念
- 成語出處:
- 隋·江總《讓尚書仆射表》:“門驚如市,不慚屋漏;心抱如水,無欺暗室。”
-
3
補苴罅漏
- 成語拼音:
- bǔ jū xià lòu
- 成語解釋:
- 補苴:補綴;彌縫;罅:孔隙。修補好裂縫和漏洞。原指彌補儒家學說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
4
不愧屋漏
- 成語拼音:
- bù kuì wū lòu
- 成語解釋:
- 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里,但無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毛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
5
補漏訂訛
- 成語拼音:
- bǔ lòu dìng é
- 成語解釋:
- 補:補充,填滿;訛:錯誤。補充缺漏,訂正錯誤
- 成語出處:
- 清·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王板《史記》之外,并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訛,手鈔成帖。”
-
6
蓽路藍蔞
- 成語拼音:
- bì lù lán lóu
- 成語解釋:
- 篳路:柴車。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蓽路藍蔞,以處草莽。”
-
7
鄙俚淺陋
- 成語拼音:
- bǐ lǐ qiǎn lòu
- 成語解釋:
- 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談粗俗淺薄
- 成語出處:
- 宋 王儻《唐語林 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對皆鄙俚。”
-
8
卑陋齷齪
- 成語拼音:
- bēi lòu wò chuò
- 成語解釋:
- 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亦作“卑鄙齷齪”。
- 成語出處:
-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追悼》:“他們那種卑陋齷齪的性質,終久是改不了的!”
-
9
補闕掛漏
- 成語拼音:
- bǔ quē guà lòu
- 成語解釋:
- 闕:缺;漏:遺漏。指彌補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 成語出處:
- 清 趙曦明《跋》:“至于補闕掛漏,俾臻完善,不能無望于將伯之助云。”
-
10
不欺室漏
- 成語拼音:
- bù qī shì lòu
- 成語解釋:
-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原指獨處于室時慎守善德,無愧于心。后轉義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邪念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不欺室漏。”
-
11
不欺屋漏
- 成語拼音:
- bù qī wū l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 成語出處:
- 《好逑傳》第八回:“臺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勝愧悔。”
-
12
背山起樓
- 成語拼音:
- bèi shān qǐ lóu
- 成語解釋:
- 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
- 成語出處:
- 唐 李商隱《雜纂》上卷:“殺風景:花下曬裈,背山起樓。”
-
13
錯彩鏤金
- 成語拼音:
- cuò cǎi lòu jīn
- 成語解釋:
- 錯:涂飾;鏤:雕刻。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中卷:“湯惠休曰:‘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
14
船到江心補漏遲
- 成語拼音:
-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 成語解釋:
-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 成語出處:
- 元 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
-
15
春光漏泄
- 成語拼音:
- chūn guāng lòu xiè
- 成語解釋:
- 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帶來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來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臘日》:“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
16
陳規陋習
- 成語拼音:
- chén guī lòu xí
- 成語解釋:
-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或習慣。
- 成語出處:
-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要是我們不抗戰,今天早已經亡國了。陳規陋習也一樣,你不跟它斗,它就會壓垮你。”
-
17
成規陋習
- 成語拼音:
- chéng guī lòu xí
- 成語解釋:
- 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為社會準則的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18
楚館秦樓
- 成語拼音:
- chǔ guǎn qín lóu
- 成語解釋:
- 楚館:楚靈王筑章華宮,選美人入宮;秦樓: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簫,穆公建樓給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場所
- 成語出處:
- 元 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也不知他在楚館秦樓貪戀著誰,全不想養育的深恩義。”
-
19
層樓疊榭
- 成語拼音:
- céng lóu dié xiè
- 成語解釋:
- 層:重復,接連不斷;榭:建在臺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錯落有致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八回:“原來并不是個集鎮,只有幾家人家,住在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層樓疊榭一般。”
-
20
重樓飛閣
- 成語拼音:
- chóng lóu fēi gé
- 成語解釋:
- 重:重疊;飛閣:高閣。形容樓臺高閣很多
- 成語出處: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城內瑤光寺》:“在城內作光極殿,因名金墉城門為光極門,又作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云也。”
* lou成語,lou的成語,帶lo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