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o的成語 (117個)
-
1
百鳥朝鳳
- 成語拼音:
-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成語解釋:
- 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 成語出處:
-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九百一十五卷引《唐書》:“海州言鳳見于城上,群鳥數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
-
2
笨鳥先飛
- 成語拼音: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成語解釋:
- 笨拙的鳥先飛起來;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害怕落到別人后面;比別人先著手做事。也作“夯鳥先飛”。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
3
坌鳥先飛
- 成語拼音: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多用作謙詞。同“笨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坌鳥先飛。”
-
4
比翼鳥
- 成語拼音:
- bǐ yì niǎo
- 成語解釋:
-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
5
蠶叢鳥道
- 成語拼音:
- cán cóng niǎo dào
- 成語解釋:
- 指險絕的山路。
- 成語出處:
- 清 戴名世《紀紅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
-
6
攛哄鳥亂
- 成語拼音:
- cuān hōng niǎo luàn
- 成語解釋:
- 攛哄:起哄。亂哄哄群鳥飛舞。形容你一言我一語,嘈雜混亂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眾人起初吃酒寫合同時,大家攛哄鳥亂,心下還有信有不信的意思。”
-
7
長頸鳥喙
- 成語拼音:
-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 成語解釋:
- 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巴。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 成語出處: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
8
蟲書鳥篆
- 成語拼音:
-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 成語解釋:
- 書:字體。字體像鳥蟲。借指外國文字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說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
9
出頭鳥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niǎo
- 成語解釋:
- 飛在鳥群前面或把頭先從窩里伸出來的鳥。比喻表現突出或領頭的人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時候才能把那些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先爛’等等‘經典哲學’從我們的生活詞典中剔除了呢?”
-
10
池魚籠鳥
- 成語拼音:
- chí yú lóng niǎo
- 成語解釋:
- 池里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秋興賦》:“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
-
11
屙金溺銀
- 成語拼音:
- ē jīn niào yín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存有術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2回:“常言道:養兒不要屙金溺銀,只要見景生情。”
-
12
繁鳥萃棘
- 成語拼音:
- fán niǎo cuì jí
- 成語解釋:
- 萃:集聚;棘:酸棗樹。眾多的鳥聚集在酸棗樹上。比喻暗中做壞事是掩蓋不住的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
13
蜚鳥盡,良弓藏
- 成語拼音:
-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 成語解釋:
- 藏:收藏。飛鳥射盡,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
-
14
飛鳥驚蛇
- 成語拼音:
- fēi niǎo jīng shé
- 成語解釋:
-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 成語出處:
- 《法書苑》:“唐時一僧釋亞樓善草書,曾自題一聯:‘飛鳥入林,驚蛇入草。’”
-
15
飛鳥依人
- 成語拼音:
- fēi niǎo yī rén
- 成語解釋:
- 依:依戀。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比喻依附權貴。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宋·闕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經營內引,搖尾乞憐,作飛鳥依人之態。”
-
16
高鳥盡,良弓藏
- 成語拼音:
-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見棄,沒有好下場。
- 成語出處:
- 《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
17
龜文鳥跡
- 成語拼音:
- guī wén niǎo jì
- 成語解釋:
-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成語出處:
-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第七卷:“頡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彩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
-
18
寒蟬僵鳥
- 成語拼音:
-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 成語解釋:
- 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慎鸞交·心歸》:“詩朋同游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
-
19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
- 成語解釋:
-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 成語出處:
-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
20
鵠面鳥形
- 成語拼音:
- hú miàn niǎo xíng
- 成語解釋:
- 鵠:天鵝。形容面容憔悴,身體瘦弱
- 成語出處:
- 元·王惲《入奏行》:“扶羸載瘠總南逋,鵠面鳥形猶努力。”
* niao成語,niao的成語,帶nia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