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的成語 (192個)
-
1
抱殘守缺
- 成語拼音:
- bào cán shǒu quē
- 成語解釋:
- 殘:殘缺;不完整。缺:殘破。指舍不得扔下破舊東西。也作“保殘守缺”。
- 成語出處:
- 東漢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
2
抱殘守闕
- 成語拼音:
- bào cán shǒu què
- 成語解釋:
- ①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
- 成語出處:
- 清 江藩《漢學師承記 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缺”。
-
3
保殘守缺
- 成語拼音:
- bǎo cán shǒu quē
- 成語解釋:
- ①指漢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而拘執一家之言。后常
- 成語出處:
- 《漢書 劉歆傳》:“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
-
4
補殘守缺
- 成語拼音:
- bǔ cán shǒu quē
- 成語解釋:
- 殘:殘缺,不完整;缺:殘破。舍不得扔下殘缺陳舊的東西。形容思想保守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至于國家大事,則幽冥莫知其原,然猶補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忘服義從善之公心。”
-
5
閉關卻掃
- 成語拼音:
- bì guān què sǎo
- 成語解釋:
- 卻:停止;卻掃:不再清掃車跡,意指謝客。關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江淹《恨賦》:“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
-
6
閉門卻軌
- 成語拼音:
- bì kǒu què guǐ
- 成語解釋:
- 指杜絕賓客,不與來往。
- 成語出處:
- 見“閉門掃軌”。
-
7
不可缺少
- 成語拼音:
- bù kě quē shǎo
- 成語解釋:
- 必不可少的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這些,造成了和造成著為中國最后勝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條件。”
-
8
閉門卻掃
- 成語拼音:
- bì mén què sǎo
- 成語解釋:
- 卻:停止;卻掃:不再清掃車跡,意指謝客。關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穎川劉勝季陵,去官在家,閉門卻掃。”
-
9
補闕燈檠
- 成語拼音:
- bǔ quē dēng qíng
- 成語解釋:
- 闕:缺;燈檠:燈架。沒有燈架,用人充作燈架。舊時諷刺男人懼內。
- 成語出處:
- 宋 陶谷《清異傳》:“冀州儒李大壯畏服小君,萬一不遵號令,則叱令正坐,為綰匾髻,中安燈碗燃燈火,大壯屏氣定體,如枯木土偶,人諢目之曰補闕燈檠。”
-
10
補闕掛漏
- 成語拼音:
- bǔ quē guà lòu
- 成語解釋:
- 闕:缺;漏:遺漏。指彌補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 成語出處:
- 清 趙曦明《跋》:“至于補闕掛漏,俾臻完善,不能無望于將伯之助云。”
-
11
補闕拾遺
- 成語拼音:
- bǔ quē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闕:通“缺”,缺失。拾遺:補錄遺漏。補錄缺失遺漏的內容。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軌傳》:“圣王將舉大事,必崇三訊之法,朝置諫官以匡大理,疑承輔弼以補闕拾遺。”
-
12
夯雀先飛
- 成語拼音:
- bèn què xiān fēi
- 成語解釋:
- 夯:同“笨”,愚鈍;雀:山雀,麻雀。比喻天資不好的人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咱們家沒人,俗語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
-
13
貝闕珠宮
- 成語拼音:
- bèi què zhū gōng
- 成語解釋:
-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宮亭湖》詩:“貝闕珠宮開水府,雨棟風簾豈來處。”
-
14
閉塞眼睛捉麻雀
- 成語拼音:
-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 成語解釋:
- 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
-
15
擺袖卻金
- 成語拼音:
- bài xiù què j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人廉潔,不受賄賂。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順宗實錄》第五卷:“執誼為翰林學士,受財為人求科第,夏卿不應,乃探囊中金以內夏卿袖,夏卿……擺袖引身而去。”
-
16
長慮卻顧
- 成語拼音:
- cháng lǜ què gù
- 成語解釋:
- 顧及未來而作長遠打算。
- 成語出處:
- 宋 李綱《與宰相論捍賊札子》:“綱竊觀自古人主,必有親兵,所以制障表里,為長慮卻顧之術也。”
-
17
長念卻慮
- 成語拼音:
- cháng niàn què lǜ
- 成語解釋:
- 思前顧后,反復考慮。卻,后。
- 成語出處:
- 《史記 秦始皇本記》:“人小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于戶牖之間,況誅猾臣,為君討賊。”
-
18
殘缺不全
- 成語拼音:
- cán quē bù quán
- 成語解釋:
- 殘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殘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體經過破壞;變得不完整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持久戰》十二:“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
-
19
叢雀淵魚
- 成語拼音:
- cóng què yuān yú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20
鶉鵲之亂
- 成語拼音:
- chún què zhī luàn
- 成語解釋:
- 鶉:鵪鶉;鵲:喜鵲。鵪鶉與喜鵲的亂交。指親人之間的亂倫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那夜,武三思候父母睡著,悄悄挨進媚娘房中,成了鶉鵲之亂。”
* que成語,que的成語,帶qu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