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的成語 (376個)
-
1
愛素好古
- 成語拼音:
- ài sù hào gǔ
- 成語解釋:
- 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
2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 成語拼音: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成語解釋: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
-
3
安之若素
- 成語拼音:
- ān zhī ruò sù
- 成語解釋:
-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來。①對于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毫不介意。②現也指對錯誤言論或事物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后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
4
不辨菽粟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shū sù
- 成語解釋: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5
布帛菽粟
- 成語拼音:
- bù bó shū sù
- 成語解釋:
- 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宋史 程頤傳》:“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6
白丁俗客
- 成語拼音:
- bái dīng sú kè
- 成語解釋:
- 白丁:沒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輩。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龐掠四郡》第一折:“往來無白丁俗客,談笑有上士高賓。”
-
7
變風易俗
- 成語拼音:
- biàn fēng yì sú
- 成語解釋:
- 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 成語出處:
- 《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向使秦緩其刑罰,薄賦倒斂……變風易俗,化于海內,則世世必安矣。”
-
8
變風改俗
- 成語拼音:
- biàn fēng yì sú
- 成語解釋:
- 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力夫 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者也,必使足驚心破膽,民乃易視。”
-
9
兵貴神速
- 成語拼音:
- bīng guì shén sù
- 成語解釋:
- 貴:可貴;神速:特別迅速。用兵以行動特別迅速為貴。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嘉表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10
變古易俗
- 成語拼音:
- biàn gǔ yì sú
- 成語解釋:
- 改變傳統的法制和習俗。
- 成語出處:
- 《楚辭 九辯》:“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
-
11
不葷不素
- 成語拼音:
- bù hūn bù sù
- 成語解釋:
- 葷:指魚肉類食品。形容不上不下,不成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葷不素,當做甚么人兒看成?”
-
12
冰魂素魄
- 成語拼音:
- bīng hún sù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四折:“俺本是廣寒宮冰魂素魄,怎比那閻浮世濁骨凡胎。”
-
13
不落俗套
- 成語拼音:
- bù luò sú tào
- 成語解釋:
- 落:停留,定正。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 成語出處:
- 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我學習寫點評論性質的文章,給自己立兩個標準。一個是獨立思考,另一個是不落俗套。”
-
14
白馬素車
- 成語拼音:
- bái mǎ sù chē
- 成語解釋:
- 素車:白色喪車。駕白馬,乘素車。傳說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濤神乘白馬素車來往于江水里。指錢塘江潮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
15
變容改俗
- 成語拼音:
- biàn róng gǎi sú
- 成語解釋:
- 指改變風貌習俗。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 上德》:“教變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謂順情。”
-
16
不僧不俗
- 成語拼音:
- bù sēng bù sú
- 成語解釋: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17
把素持齋
- 成語拼音:
- bǎ sù chí zhāi
- 成語解釋:
- 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餐松啖柏。”
-
18
抱素懷樸
- 成語拼音:
- bào sù huái pǔ
- 成語解釋:
- 抱:胸懷;素:質樸;樸:敦厚。指風俗敦厚,人心質樸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
19
避世絕俗
- 成語拼音:
- bì shì jué sú
- 成語解釋:
- 避世:隱居不出仕;絕俗:與世間隔絕。脫離現實生活,不和人們往來。形容隱居山林,不與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極處世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晉書 華軼傳》:“棲情玄遠,確然絕俗。”
-
20
杯水粒粟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lì sù
- 成語解釋:
- 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夷堅丙志 張拱遇仙》:“雖逾旬涉月,杯水粒粟無所須。喜飲酒,好作詩,行年六十,而顏色如壯者。”
* su成語,su的成語,帶s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