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o的成語 (390個)
-
1
安其所習
- 成語拼音:
- ān qí suǒ xí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安其所習,毀所不見。”
-
2
按圖索驥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ì
- 成語解釋:
-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3
按圖索駿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ùn
- 成語解釋:
- 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參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
4
安于所習
- 成語拼音:
- ān yú suǒ xí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 成語出處:
- 明 袁宏道《敘梅子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習,故雖至美,亦以至惡掩也。”
-
5
暗中摸索
- 成語拼音:
- àn zhōng mō suǒ
- 成語解釋:
- 摸索:探索、尋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尋求。②指寫作時只是憑空虛構。③比喻無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門徑、鉆研事理。
- 成語出處:
- 唐 劉餗《隋唐嘉話》中卷:“許敬宗性輕傲,見人多忘之。或謂其不聰。曰:‘卿自難記,若遇何(何遜)、劉(劉孝綽)、沈(沈約)、謝(謝眺),暗中摸索著,亦可識之。’”
-
6
不出所料
- 成語拼音:
- bù chū suǒ liào
- 成語解釋:
- 出:超出;料:推測;料想。指沒有出乎預料。即在意料之中。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回:“我從昨夜與密斯談天之后,一直防著你,剛剛走到你那邊,見你不在,我就猜著到這里來了,所以一直趕來,果然不出所料。”
-
7
奔車朽索
- 成語拼音:
- bēn chē xiǔ suǒ
- 成語解釋:
- 朽:腐爛;索:繩子。用朽爛的繩索去套奔馳的馬車。形容事情非常危險
- 成語出處:
-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
8
不得其所
- 成語拼音:
- bù dé qí suǒ
- 成語解釋:
- 原指未得善終,后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論》:“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各言其情。”
-
9
白發婆娑
- 成語拼音:
- bái fà pó suō
- 成語解釋:
- 婆娑:四下披散的樣子。形容滿頭白發的老人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自為墓志銘》:“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婆娑,猶視息人世。”
-
10
閉關鎖國
- 成語拼音:
- bì guān suǒ guó
- 成語解釋:
- 閉;關閉;關:關口;鎖:封鎖。封鎖關口;關閉國境。指封鎖國境;不與外國通商往來。
- 成語出處:
- 《周易 復》:“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11
不加思索
- 成語拼音:
- bù jiā sī suǒ
- 成語解釋:
-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5回:“包公將轎內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只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
-
12
不假思索
- 成語拼音:
- bù jiǎ sī suǒ
- 成語解釋:
- 假:借助;依靠;不經過思考就作出反應;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也指不認真地隨便亂說。
- 成語出處:
-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復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
13
北門鎖鑰
- 成語拼音:
- běi mén suǒ yu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后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
- 成語出處:
- 宋 孔平仲《孔氏談苑》第五卷:“寇萊公守北門,虜使經由,問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書?’答曰:‘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
-
14
八索九丘
- 成語拼音:
- bā suǒ jiǔ qiū
- 成語解釋:
- 古書名
- 成語出處:
- 漢·孔安國《尚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
-
15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成語拼音: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shì shì
- 成語解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成語出處: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
-
16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 成語拼音: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yòng xīn
- 成語解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17
抱頭縮項
- 成語拼音:
- bào tóu su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項:頸的后部。形容畏縮不敢出斗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著那俊才郎倒戈甲,抱頭縮項。”
-
18
百無所成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suǒ chéng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事無成。
- 成語出處:
- 明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
19
百無所忌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suǒ jì
- 成語解釋:
- 百:一切;忌:忌諱。什么都不忌諱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5卷:“藥成之后,百無所忌。”
-
20
不知所措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suǒ cuò
- 成語解釋:
-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suo成語,suo的成語,帶su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