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n的成語 (19個)
-
1
法脈準繩
- 成語拼音:
- fǎ mài zhǔn shé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法則標準。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授曲》:“嘗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載之于書者。”
-
2
放之四海而皆準
- 成語拼音: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語解釋:
- 放:放置;之:代詞;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準:準確。原指孝道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人們奉行的準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3
放諸四海而皆準
- 成語拼音:
-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語解釋: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 成語出處:
- 《禮記 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4
規矩準繩
- 成語拼音: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成語解釋:
- 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規矩:圓規曲尺;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準:水平儀;繩:墨線;準繩:測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據的標準原則。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贊學》:“譬猶巧錘之為規矩準繩的遺后工也。”
-
5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成語拼音:
- 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 成語解釋:
- 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形容徒費唇舌。
- 成語出處:
- 《詩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6
推情準理
- 成語拼音:
- tuī qíng zhǔn lǐ
- 成語解釋:
- 推:推測;準:定。按照情理來推測確定
- 成語出處:
- 《魏書·禮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諸侯方通祭五;推情準理,不其謬乎!”
-
7
推之四海而皆準
- 成語拼音:
-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語解釋:
- 之:代詞,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準: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8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 成語拼音:
- 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 成語解釋:
-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9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 成語拼音:
- 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 成語解釋:
- 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10
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 成語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語解釋:
- 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沒有正當活動的自由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卻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通病。”
-
11
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成語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語解釋:
- 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沒有正當活動的自由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5回:“不料我們大老爺先護在里頭,連問也不叫我問一聲兒,可見他們官官相護,這才是‘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古人說的話是再不得錯的。”
-
12
酌古準今
- 成語拼音:
- zhuó gǔ zhǔn jīn
- 成語解釋:
- 見“酌古準今”。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請專官纂修疏》:“今既匯為一書,固當深究本原,備詳因革,酌古準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萬年之典則。”
-
13
諄諄不倦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bù juàn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教誨,不知疲倦。
- 成語出處:
- 明·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從容告語,諄諄不倦,在邑三年,百姓愛之如父母,去之日,哭聲震野。”
-
14
諄諄告誡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勸告、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費袞《梁溪漫志 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15
諄諄告戒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
- 成語出處:
- 宋·費袞《梁溪漫志·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16
諄諄教導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成語解釋:
- 懇切、耐心地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17
諄諄教誨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成語解釋:
- 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懇切、耐心地啟發開導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慶祝劉伯承同志五十壽辰》:“伯承同志熱愛自己的同志,對干部總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以進步。”
-
18
諄諄善誘
- 成語拼音:
- zhūn zhūn shàn yòu
- 成語解釋:
- 耐心懇切地教誨、誘導。
- 成語出處:
- 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悱開發,相與曲折反復,諄諄善誘。 ”
-
19
迍邅之世
- 成語拼音:
- zhūn zhān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迍邅:處境困難。指困難的亂世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軌傳》:“今事未靖,不可以拘系常言,以太平之理責人于迍邅之世。”
* zhun成語,zhun的成語,帶zhu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