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劈字的成語 (17個)
-
1
分釵劈鳳
- 成語拼音:
- fēn chāi pī fèng
- 成語解釋:
- 見“分釵斷帶”。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劉王氏》:“[縣令]乃賦一詩刻諸墓上云:‘分釵劈鳳已聯年,就義何妨晚慨愆。’”
-
2
分風劈流
- 成語拼音:
- fēn fēng pǐ l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干脆而有力量。
- 成語出處: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風劈流的話,我們就算決定了。”
-
3
分星劈兩
- 成語拼音:
- fēn xīng pī liǎng
- 成語解釋:
- 詳細分說。
- 成語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
4
肌劈理解
- 成語拼音:
- jī pī lǐ j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立論精辟,析義詳實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賢之微言大義,綱舉目張,肌劈理解,權衡尺度,鑿鑿乎指定于胸中。”
-
5
劈風斬浪
- 成語拼音:
- pī fēng zhǎn làng
- 成語解釋:
- 沖破風浪。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76.6.25:“在西沙保衛戰中,一批剛剛穿上海軍服的青年戰士,駕著戰艦,劈風斬浪,無所畏懼地同敵艦格斗,為保衛祖國的寶島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
6
劈荊斬棘
- 成語拼音:
- pī jīng zhǎn jí
- 成語解釋:
- ①砍伐荊棘。②喻掃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 成語出處:
- 賀敬之《西去列車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燈光下:好像舉起南泥灣劈荊斬棘的镢頭?”
-
7
劈空扳害
- 成語拼音:
- pī kōng pān hài
- 成語解釋:
- 劈空:什么都沒有;扳:通“攀”,牽扯。毫無根據地栽贓陷害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與眾人不曾識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
8
劈兩分星
- 成語拼音:
- pǐ liǎng fēn xīng
- 成語解釋:
- 劈:分開;星:秤桿上的小點子。指過分計較微薄小利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那時昧己瞞心,劈兩分星,細切薄批。”
-
9
劈里啪啦
- 成語拼音:
- pī lǐ pā lā
- 成語解釋:
- 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 成語出處: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槍搶先從窗眼里打著斤斗蹦出來,緊接著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槍扔了一地。”
-
10
劈劈啪啪
- 成語拼音:
- pī pī pā pā
- 成語解釋:
- 形容爆裂、拍打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林海音《城南舊事》:“雨聲那樣大,劈劈啪啪地打落在磚地上,地上的雨水越來越多了。”
-
11
劈天蓋地
- 成語拼音:
- pī tiān gài dì
- 成語解釋:
- 劃破天空,籠罩著大地,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12
劈頭蓋臉
- 成語拼音:
- pī tóu gài liǎn
- 成語解釋:
- 劈:正對著;沖著;蓋:蒙;壓下來。正對著頭和臉而來。形容來勢兇猛;不容躲避。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晃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里?’奪過士兵手里棍棒,劈頭蓋臉便打。”
-
13
劈頭劈臉
- 成語拼音:
- pī tóu pī liǎn
- 成語解釋:
- 劈:正對著,沖著。正對著頭和臉蓋下來。形容來勢很猛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員外來親近他時,被他劈頭劈臉,抓有幾個血痕。”
-
14
劈頭劈腦
- 成語拼音:
- pī tóu pī nǎo
- 成語解釋:
- 正對著頭部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楊志拿著藤條,劈頭劈腦打去,打得這個起來,那個睡倒,楊志無可奈何。”
-
15
勢如劈竹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pī zhú
- 成語解釋:
- 見“勢如破竹”。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2回:“曹操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
-
16
天打雷劈
- 成語拼音:
- tiān dǎ léi pī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謊話,天打雷劈!”
-
17
條解支劈
- 成語拼音:
- tiáo jiě zhī pī
- 成語解釋:
- 謂細致部析。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銘》:“讀書條解支劈,鑿虛躡空,旁扶曲導,必窺意理之所至。”
* 劈的成語,帶劈字的成語,包含劈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