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圖字的成語 (73個)
-
1
按圖索驥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ì
- 成語解釋:
-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2
按圖索駿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ùn
- 成語解釋:
- 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參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
3
不此之圖
- 成語拼音:
- bù cǐ zhī tú
- 成語解釋:
- 此:這個;圖:圖謀,計劃。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慮這個問題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2回:“不此之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之地,國和民順,未可動搖。”
-
4
別有企圖
- 成語拼音:
- bié yǒu qǐ tú
- 成語解釋:
- 另外有別的打算或謀劃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他攔住她,心里已經別有企圖。”
-
5
別作良圖
- 成語拼音:
- bié zuò liáng tú
- 成語解釋:
- 另作好的打算。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6
悼心失圖
- 成語拼音:
- dào xīn shī tú
- 成語解釋:
- 悼:哀悼,悲痛;失:失去,喪失;圖:意圖,主張。因內心哀痛而失去主張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
-
7
大展宏圖
- 成語拼音:
- dà zhǎn hóng tú
- 成語解釋:
- 大規模地實施宏偉遠大的計劃或抱負(展:把卷著的畫軸舒張開來;比喻實現;宏圖:比喻宏偉遠大的謀略或計劃)。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為裴相公讓官表》:“啟中興之宏圖,當太平之昌歷。”
-
8
戴罪圖功
- 成語拼音:
- dài zuì tú gōng
- 成語解釋:
- 戴罪:身負重責;圖:謀取。指有罪之人立功,爭取減免罪行
- 成語出處:
- 《明史·馬芳傳》:“帝令察廣堪辦賊,許戴罪圖功,否即以賜劍從事。”
-
9
發奮圖強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10
發憤圖強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 成語出處:
-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
11
奮發圖強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t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
12
翻然改圖
- 成語拼音:
- fān rán gǎi tú
- 成語解釋:
- 迅速改變過來,另作打算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呂凱傳》:“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
13
浮圖七級,重在合尖
- 成語拼音:
-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
- 成語解釋:
- 浮圖: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辦成事情的關鍵在最后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李菘傳》:“為浮屠者,必合其尖。”
-
14
負圖之托
- 成語拼音:
- fù tú zhī tuō
- 成語解釋:
- 托:委托。承受輔佐幼君的囑托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章傳論》:“周章身非負圖之托,德乏萬夫之望。”
-
15
感恩圖報
- 成語拼音:
- gǎn ēn tú bào
- 成語解釋:
- 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
16
革舊圖新
- 成語拼音:
- gé jiù tú xīn
- 成語解釋:
- 拋棄舊的事物,謀求新的途徑。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寶學顏尚書神道碑》:“國勢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詔,風厲有位,革舊圖新,以回天意。”
-
17
鉤深圖遠
- 成語拼音:
- gōu shēn tú yuǎn
- 成語解釋:
- 謂對僻遠的異族圖謀予以討伐。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是時孝武因其余財府帑這蓄,始有鉤深圖遠之意,探冒頓之罪,校平城之讎。”
-
18
革圖易慮
- 成語拼音:
- gé tú yì lǜ
- 成語解釋:
- 改變計謀策略。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譚傳》:“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將軍匍匐悲號于將軍股掌之上。”
-
19
河不出圖
- 成語拼音:
- hé bù chū tú
- 成語解釋:
- 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河圖。古代相傳每當圣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圣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
20
畫地成圖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chéng tú
- 成語解釋:
-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張安世傳》:“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忘失。”
* 圖的成語,帶圖字的成語,包含圖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