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弟字的成語 (50個)
-
1
拜把兄弟
- 成語拼音:
- bài bǎ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朋友結為異姓兄弟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老陶感激他,和他結了拜把兄弟。”
-
2
稱兄道弟
- 成語拼音:
- chēng xiōng dào dì
- 成語解釋:
- 朋友間以兄弟相稱;表示關系親密。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見了同事周老爺一班人,格外顯得殷勤,稱兄道弟,好不熱鬧。”
-
3
道弟稱兄
- 成語拼音:
- dào dì chē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朋友間以兄弟相稱,表示關系親密。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三:“一會兒要和你道弟稱兄,一會兒還要罵得欠涅磐出世。”
-
4
弟男子侄
- 成語拼音:
- dì nán zǐ zhí
- 成語解釋:
- 泛指晚輩男子
- 成語出處:
- 清 張南莊《何典》第二回:“不一時,催命鬼領了幾個弟男子侄來到廟前。”
-
5
弟子孩兒
- 成語拼音:
- dì zǐ hái ér
- 成語解釋: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6
風月子弟
- 成語拼音:
- fēng yuè zǐ dì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7
故家子弟
- 成語拼音:
- gù jiā zǐ dì
- 成語解釋:
-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王生獨自回進房來,對劉氏說道:‘我也是個故家子弟,好模好樣,不想遭這一場,反被那小人逼勒!’說罷,淚如雨下。”
-
8
膏梁子弟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zǐ d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唐 顏師古《敘》:“若夫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于窺涉,遂使博聞之說,廢而弗明。”
-
9
膏粱子弟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zǐ dì
- 成語解釋:
- 高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精美食品。指習慣于驕奢享樂生活的富貴人家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唐·顏師古《敘》:“若夫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于窺涉,遂使博聞之說,廢而弗明。”
-
10
高業弟子
- 成語拼音:
- gāo yè dì zǐ
- 成語解釋:
- 高業:高才。指優秀的門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玄傳》:“馬融門徒四百余人,升堂進者五十余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
-
11
膏腴子弟
- 成語拼音:
- gāo yú zǐ dì
- 成語解釋:
- 富貴人家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于是庸音雜體,人各為容,至使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
-
12
貴游子弟
- 成語拼音:
- guì yóu zǐ dì
- 成語解釋:
- 貴游:無官職的貴族。貴族或達官貴人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周禮·地官·師氏》:“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
-
13
高足弟子
- 成語拼音:
- gāo zú dì zǐ
- 成語解釋:
- 高足:高才,稱呼別人學生的敬辭。成績優異的學生。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
-
14
酒肉弟兄
- 成語拼音:
- jiǔ ròu dì xiōng
- 成語解釋:
-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樂而不干正經事、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哥哥放著常來的一班兒好酒肉弟兄,閑常不睬的是親兄弟,今日才有事,便叫沒捉處。”
-
15
酒肉兄弟
- 成語拼音:
- jiǔ ròu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指酒肉朋友
- 成語出處:
- 清 張南莊《何典》第二回:“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
16
昆弟之好
- 成語拼音:
- kūn dì zhī hǎo
- 成語解釋:
- 昆:哥哥。像兄弟一樣要好。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傳》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婦,結昆弟之好,三晉莫不悚懼,爭獻地以事秦。”
-
17
梨園弟子
- 成語拼音:
- lí yuán dì zǐ
- 成語解釋:
- 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 成語出處:
- 唐 王昌齡《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弟子和《涼州》。”
-
18
梨園子弟
- 成語拼音:
- lí yuán zǐ dì
- 成語解釋:
- 見“梨園弟子”。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
19
難弟難兄
- 成語拼音:
- nàn dì nàn xiōng
- 成語解釋:
- 見“難兄難弟”。
- 成語出處:
- 清·許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難弟難兄,亦何酷肖若此!”
-
20
難兄難弟
- 成語拼音:
- nán xiōng nán dì
- 成語解釋:
- 難:患難。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當;難分高下。現多反其義而用之;指二人同樣壞。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 弟的成語,帶弟字的成語,包含弟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