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惡字的成語 (229個)
-
1
愛生惡死
- 成語拼音:
- ài shēng wù sǐ
- 成語解釋:
- 愛:喜愛;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恒情。”
-
2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成語拼音: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 成語解釋: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
3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 成語拼音:
-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 成語解釋:
-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
4
不惡而嚴
- 成語拼音:
- bù è ér yán
- 成語解釋:
- 并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 成語出處:
- 《周易 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
5
播惡遺臭
- 成語拼音:
- bō è yí chòu
- 成語解釋:
- 播:傳播。傳播惡事,遺留臭聞
- 成語出處:
- 宋·陸九淵《與黃循中書》:“其在高位者,適足以播惡遺臭,貽君子監戒而已。”
-
6
蔽美揚惡
- 成語拼音:
- bì měi yáng è
- 成語解釋:
- 蔽:遮蔽。指掩蓋壓抑好的,宣揚傳播壞的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立政九敗解》:“人君唯貫,聽群徒比周,則群臣朋黨,蔽美揚惡,然則國之情偽,不見于上。”
-
7
不念舊惡
- 成語拼音:
- bù niàn jiù è
- 成語解釋:
- 念:記住;舊:過去的;惡:惡劣的行為;指怨恨;仇怨。不記住或不計較過去和別人的仇恨。
- 成語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8
褒善貶惡
- 成語拼音:
- bāo shàn biǎn è
- 成語解釋: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成語出處: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9
敝綈惡粟
- 成語拼音:
- bì tí è sù
- 成語解釋:
- 指衣食粗劣。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祭范穎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惡粟。”
-
10
褒賢遏惡
- 成語拼音:
- bāo xián è è
- 成語解釋:
- 褒:褒獎,稱贊;遏:抑止,阻止。贊揚賢良,阻止邪惡
- 成語出處:
- 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銘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憲誡世,褒賢遏惡為用,故議論最長。”
-
11
長惡不悛
- 成語拼音:
- cháng è bù quān
- 成語解釋:
- 指長期作惡,不肯悔改。
- 成語出處:
- 《左傳 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
12
剗惡鋤奸
- 成語拼音:
- chǎn è chú jiān
- 成語解釋:
- 剗:通“鏟”。鏟除兇惡奸邪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殺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惡鋤奸。”
-
13
鏟惡鋤奸
- 成語拼音:
- chǎn è chú jiān
- 成語解釋:
- 鏟:消滅。鏟除兇惡奸邪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殺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鏟惡鋤奸。”
-
14
長惡靡悛
- 成語拼音:
- cháng è mǐ quān
- 成語解釋:
- 指長期作惡,不肯悔改。
- 成語出處:
- 《隋書 煬帝紀下》:“朕以許其改過,乃詔班師,而長惡靡悛,宴安鴆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15
懲惡勸善
- 成語拼音:
- chéng è quàn shàn
- 成語解釋: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
16
從惡如崩
- 成語拼音:
- cóng è rú bēng
- 成語解釋:
- 指為惡如山崩那樣容易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17
從惡若崩
- 成語拼音:
- cóng è ruò bēng
- 成語解釋:
- 見“從惡如崩”。
- 成語出處:
- 《國語·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18
除惡務本
- 成語拼音:
- chú è wù běn
- 成語解釋: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成語出處:
- 《書·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蔡沈集傳:“去惡則務絕根本。”
-
19
除惡務盡
- 成語拼音:
- chú è wù jìn
- 成語解釋:
- 除:去除;惡:邪惡;指壞人壞事;務:必須;一定。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
- 成語出處:
- 《尚書 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
20
丑類惡物
- 成語拼音:
- chǒu lèi è wù
- 成語解釋:
- 指壞人。
- 成語出處:
- 《左傳·文公十八年》:“丑類惡物,頑囂不友。”
* 惡的成語,帶惡字的成語,包含惡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