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房字的成語 (16個)
-
1
穿房入戶
- 成語拼音:
- chuān fáng rù hù
- 成語解釋:
- 在人家內室里出出進進。形容和主人的關系極為密切。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戶的,女眷們怕冷靜時,十個九個倒要扳她來往。”
-
2
躥房越脊
- 成語拼音:
- cuān fáng yuè jí
- 成語解釋:
- 舊小說多用來形容俠客、盜賊等跳上房頂,在上面飛快地行走。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9回:“翻身上房,躥房越脊,過了幾重院子,跳在就地。”
-
3
杜斷房謀
- 成語拼音:
- dù duàn fáng móu
- 成語解釋:
- 《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于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后因以謂多謀善斷曰“杜斷房謀”。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
-
4
洞房花燭
- 成語拼音:
- dòng fáng huā zhú
- 成語解釋:
- 深室之內點燃飾以龍鳳圖案的蠟燭;多指新婚之夜歡樂情景。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和詠舞》詩:“洞房花燭明,燕余雙舞輕。”
-
5
獨守空房
- 成語拼音:
- dú shǒu kōng fáng
- 成語解釋:
- 獨:獨自;守:守候。獨自居住在房子里
- 成語出處:
- 《古詩十九首》:“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
6
分房減口
- 成語拼音:
- fēn fáng jiǎn kǒu
- 成語解釋:
- 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為這六料不收,上司言語,著俺分房減口。兄弟你守著祖業,俺兩口兒到他邦外府,趕熟去來。”
-
7
蜂房蟻穴
- 成語拼音:
- fēng fáng yǐ xu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各自占據一方。
- 成語出處:
- 明 楊慎《丹鉛續錄 春秋 隱公元年》:“自共和以來,諸侯如蜂房蟻穴,不用天子之元年矣。”
-
8
房謀杜斷
- 成語拼音:
- fáng móu dù duàn
- 成語解釋:
- 房:唐朝宰相房玄齡;謀:計謀;杜:唐朝杜如晦;斷:決斷。兩人同心濟謀,傳為佳話。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
9
花燭洞房
- 成語拼音:
- huā zhú dòng fáng
- 成語解釋:
- 花燭:彩色蠟燭;洞房:深邃的房,指新婚夫婦的臥室。深室里點燃有龍鳳圖案裝飾的蠟燭。形容結婚的歡樂景象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到晚來月射的破窯明,風刮的蒲簾響,便是俺花燭洞房。”
-
10
馬上房子
- 成語拼音:
- mǎ shàng fáng zi
- 成語解釋:
- 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 成語出處:
- 明 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 登壇口授》:“何謂‘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11
三班六房
- 成語拼音:
- sān bān liù fáng
- 成語解釋:
- 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
12
文房四寶
- 成語拼音:
- wén fáng sì bǎo
- 成語解釋:
- 俗指筆、墨、紙、硯。
- 成語出處:
- 宋 梅堯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爾來賞愛君與予。”
-
13
文房四侯
- 成語拼音:
- wén fáng sì hòu
- 成語解釋:
- 指筆、硯、紙、墨。古人戲稱筆為管城侯毛元銳,硯為即墨侯石虛中,紙為好畤侯楮知白,墨為松滋侯易玄光,故稱。參閱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引文嵩《四侯傳》。
- 成語出處:
- 參閱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引文嵩《四侯傳》。
-
14
文房四士
- 成語拼音:
- wén fáng sì shì
- 成語解釋:
- 見“文房四寶”。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閑居無客所與度日筆硯紙墨而已戲作長句》詩:“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
15
文房四物
- 成語拼音:
- wén fáng sì wù
- 成語解釋:
- 見“文房四寶”。
- 成語出處:
- 宋·陳師道《〈寇參軍集〉序》:“張、李氏之墨,吳、唐、蜀、閩、兩越之紙,端溪、歙穴之硯,鼠須栗尾貍毫兔穎之筆,所謂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極天下之選。”
-
16
文房四藝
- 成語拼音:
- wén fáng sì yì
- 成語解釋:
- 指琴、棋、書、畫。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古書、畫、琴、棋,謂之文房四藝。”
* 房的成語,帶房字的成語,包含房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