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撮字的成語 (8個)
-
1
不失圭撮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guī cuō
- 成語解釋:
- 圭撮:容量詞,六栗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形容數量準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歷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
2
撮土焚香
- 成語拼音:
- cuō gǔ fén xiāng
- 成語解釋:
-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
-
3
撮科打哄
- 成語拼音:
- cuō kē dǎ hò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 成語出處:
- 明 湯顯祖《南柯記 漫遣》:“自家揚州城中有名的一個溜二便是。一生浪蕩,半世風流。但是晦氣的人家,便請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與他鉆懶幫閑。”
-
4
撮土為香
- 成語拼音:
- cuō tǔ wéi xiāng
- 成語解釋:
- 撮:聚合;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京娘取筆題詩四句于壁上,撮土為香,望空中拜了四拜,將白羅汗巾,懸梁自縊而死。”
-
5
撮鹽入火
- 成語拼音:
- cuō yán rù huǒ
- 成語解釋:
- 撮:以指取物。鹽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
-
6
撮鹽入水
- 成語拼音:
- cuō yán rù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立刻消滅干凈。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
7
東挪西撮
- 成語拼音:
- dōng nuó xī cuō
- 成語解釋:
- 同“東挪西湊”。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九四回:“我這里正項錢糧,兀自起解不足,東挪西撮。你這項信賞錢,依著我,權且存置庫內。”
-
8
一小撮
- 成語拼音:
- yī xiǎo cuō
- 成語解釋:
- 撮:容量單位,1升=1000撮。很少的數量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國民黨反動派由“呼吁和平”變為呼吁戰爭》:“一小撮死硬派不要幾天就會從寶塔尖上跌下去,一個人民的中國就要出現了。”
* 撮的成語,帶撮字的成語,包含撮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