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汪字的成語 (12個)
-
1
大度汪洋
- 成語拼音:
- dà dù wāng yáng
- 成語解釋:
- 大度:氣量大;汪洋:深廣。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妹子細觀姐姐舉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將來必有非常奇遇。”
-
2
淚眼汪汪
- 成語拼音:
- lèi yǎn wāng wāng
- 成語解釋:
- 汪汪:滿眼淚水的樣子。兩眼充滿淚水。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評話 梁史》卷上:“黃巢聽得憑地說,不覺淚眼汪汪。”
-
3
汪洋大海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dà hǎi
- 成語解釋:
- 廣闊無邊;水波連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圍廣闊;聲勢浩大。汪洋:水勢深而廣闊。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轟天炮響,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鑼鳴,兩仞山前丟霹靂。”
-
4
汪洋大肆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dà s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章、言論書法等氣勢豪放,瀟灑自如。同“汪洋自肆”。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韓愈傳贊》:“當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陳言,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要之無抵捂圣人者。”
-
5
汪洋浩博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hào bó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氣度寬廣、文辭豪放、學識淵博像水勢浩大無邊。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答劉主簿書》:“德者前輩之學,積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無,以所能問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該極百家,而不可涯矣。”
-
6
汪洋閎肆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hóng s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章、言論書法等氣勢豪放,瀟灑自如。同“汪洋自肆”。
- 成語出處:
- 宋 汪藻《鮑吏部集序》:“欽止少從王氏學,又嘗見眉山蘇公,故其文汪洋閎肆,粹然一本于經,而筆力豪放。”
-
7
汪洋自肆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zì sì
- 成語解釋:
- 汪洋:形容文章氣勢渾厚,義理深廣。肆:放縱。形容人的氣度或文章等大氣磅礴,豪放自如。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宣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凡為文,去藻飾之華靡,汪洋自肆,以適己為用。”
-
8
汪洋恣肆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zì sì
- 成語解釋:
- 汪洋:水勢浩大。恣:放縱,沒有拘束。肆:任意、無限制。恣肆:放縱不拘。水勢浩大而且放縱不拘。比喻文筆、言談豪放,自由無拘束。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直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凡為文,去藻飾之華靡,汪洋自肆,以適己為用。” 明·歸有光《與潘子實書》:“聽其言汪洋恣肆,而實無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
-
9
汪洋自恣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zì zī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的氣度或氣勢宏大。
- 成語出處:
- 明·袁中道《李溫陵傳》:“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莊子》,然未有因讀《莊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讀《莊子》也。”
-
10
眼淚汪汪
- 成語拼音:
- yǎn lèi wāng wāng
- 成語解釋:
- 眼中飽含淚水。形容人十分激動或悲痛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5卷:“且說那婦人見了丈夫,眼淚汪汪,入去大相國寺里燒了香出來。”
-
11
一片汪洋
- 成語拼音:
- yī piàn wāng yá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水面遼闊,水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鄭州底下黃河開了口子,漫延十余州縣,一片汪洋,盡成澤國。”
-
12
一瀉汪洋
- 成語拼音:
- yī xiè wāng yá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水流迅速,水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譚嗣同傳》:“一瀉汪洋。”
* 汪的成語,帶汪字的成語,包含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