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沒字的成語 (113個)
-
1
扁擔沒扎,兩頭打塌
- 成語拼音:
- biǎn dān méi zā,liǎng tóu dǎ tā
- 成語解釋:
- 扁擔沒有擋頭,掛在兩頭的東西都會滑落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他尚未計算到他的實力和他的企圖之間的不相稱,以致‘扁擔沒扎,兩頭打塌’,陷入目前的絕路。”
-
2
八字沒見一撇
- 成語拼音:
-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 成語出處: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第三卷:“《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
3
八字沒一撇
- 成語拼音:
- bā zì méi yī p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
- 成語出處: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
4
出沒不常
- 成語拼音:
- chū méi bù cháng
- 成語解釋:
- 出現隱沒都無規律,捉摸不定。
- 成語出處:
- 宋·李綱《與宰相論捍賊札子》:“蓋此賊非陸地群盜之比,據重湖環千里,出沒不常。”
-
5
出沒無常
- 成語拼音:
- chū mò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出:出現;沒:隱沒;無常:沒有常規。忽而出現;忽而隱藏;沒有一定的規律;令人無法捉摸。也作“出沒不定”。
- 成語出處:
-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論廣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沒無常,尤為瀕海州縣之患。”
-
6
存榮沒哀
- 成語拼音:
- cún róng mò āi
- 成語解釋:
- 存:生存;榮:光耀;哀:悲傷。活著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陳太丘碑文》:“斯可謂存榮沒哀,死而不朽者矣。”
-
7
蒼蠅不抱沒縫的蛋
- 成語拼音:
- cāng yíng bù bào méi féng de d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自身不正,壞事才會找到頭上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蒼蠅不抱沒縫的雞蛋’,雖然這柳家的沒偷,到底有些影兒,人才說他。”
-
8
打著燈籠沒處尋
- 成語拼音: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要錯過了,打著燈籠沒處尋!”
-
9
打著燈籠沒處找
- 成語拼音: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這么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沒處找去。”
-
10
二話沒說
- 成語拼音:
- èr huà méi shuō
- 成語解釋: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成語出處: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11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成語拼音:
-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12
槁項沒齒
- 成語拼音:
- gǎo xiàng méi chǐ
- 成語解釋:
- 頸枯齒落。年老貌。
- 成語出處:
-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鍥洨濱遺書序》:“是時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于一試。”
-
13
好心沒好報
- 成語拼音:
- hǎo xīn méi hǎo bào
- 成語解釋:
- 一片好心腸卻得不到好的報答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出了好心沒有好報,看來為人也很有限。”
-
14
棘沒銅駝
- 成語拼音:
- jí mò tóng tuó
- 成語解釋:
- 棘:荊棘;沒:淹沒。叢生的荊棘把宮殿門前的銅駝淹沒了。形容國破家亡的慘敗景象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劍南詩稿·囚山》:“此生終遣英雄笑,棘沒銅駝六十年。”
-
15
擊排冒沒
- 成語拼音:
- jī pái mào méi
- 成語解釋:
- 謂攻擊排斥,輕率而不顧一切。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16
赍志而沒
- 成語拼音:
- jī zhì ér mò
- 成語解釋:
- 赍:懷抱著,帶著;歿:死。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
17
赍志沒地
- 成語拼音:
- jī zhì mò dì
- 成語解釋:
- 赍:懷抱著,帶著;沒:死。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
18
赍志以沒
- 成語拼音:
- jī zhì yǐ méi
- 成語解釋:
- 見“赍志而歿”。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
19
口沒遮攔
- 成語拼音:
- kǒu méi zhē lán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沒任何顧忌,信口胡言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
-
20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沒的成語,帶沒字的成語,包含沒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