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窺字的成語 (38個)
-
1
睥睨窺覦
- 成語拼音:
- bì nì kuī yú
- 成語解釋:
- 睥睨:側目觀察;窺覦:偷視可乘之機。暗中察看,希圖乘機得手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秋月帖》:“總戎馬之權,居形勢之地,有睥睨窺覦之意。”
-
2
管間窺豹
- 成語拼音:
- guǎn jiān kuī bào
- 成語解釋:
- 窺:從小孔看。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 成語出處:
- 宋·呂南公《與汪秘校論文書》:“張衡、左思等輩,于道如從管間窺豹,故所作文賦,緊持揚、馬襟袖。”
-
3
管窺筐舉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kuāng j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郤正傳》:“夫人心不同,實若其面,子雖光麗,既美且艷,管窺筐舉,守厥所見。”
-
4
管窺蠡測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lí cè
- 成語解釋:
- 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狹窄、片面;見識膚淺。
- 成語出處:
-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
5
管窺蛙見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wā jiàn
- 成語解釋:
- 管窺:從管中看物。比喻所見者小;蛙見:井蛙之見。比喻見識狹隘,看問題短視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只以管窺蛙見之識,謬語同心;虛表幟于詞壇,以待將來作者。”
-
6
管窺之見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管窺:從管中看物。管筒所窺見的地方極小。比喻見解局限、偏頗、膚淺
- 成語出處:
- 《魏書·魏收傳》:“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陳愚昧管窺之見。”
-
7
管窺之說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zhī shuō
- 成語解釋:
- 管窺:從管中看物。比喻見解局限、偏頗、膚淺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時研究不盡的,統論全般,決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這只好算作管窺之說。”
-
8
管蠡窺測
- 成語拼音:
- guǎn lǐ kuī cè
- 成語解釋:
- 窺:從小孔中看物。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面,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詩藪·唐下》:“唐以來選詩不下數十家,皆管蠡窺測,刊落靡蕪,獨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禮氏。”
-
9
管中窺豹
- 成語拼音: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成語解釋:
-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
10
管中窺天
- 成語拼音:
- guǎn zhōng kuī tiān
- 成語解釋:
- 管:竹管;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 成語出處:
- 《莊子 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
11
窺豹一斑
- 成語拼音:
- kuī bào yī bān
- 成語解釋:
- (從管中看豹)只看到豹的一個斑點。比喻所見狹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從一點推測全貌。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獻之傳》:“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
12
窺間伺隙
- 成語拼音:
- kuī jiàn sì xì
- 成語解釋:
- 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行動。
- 成語出處:
- 漢 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秦)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
13
窺見一斑
- 成語拼音:
- kuī jiàn yī bān
- 成語解釋:
- 指只了解一二
- 成語出處:
- 《高子遺書 會語九八》:“一向不知陽明、象山學問來歷,前在舟中似窺見其一斑。”
-
14
窺竊神器
- 成語拼音:
- kuī qiè shén qì
- 成語解釋:
- 神器:帝位、政權。窺伺機會,竊取帝位
- 成語出處:
-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瞾檄》:“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
15
窺涉百家
- 成語拼音:
- kuī shè bǎi jiā
- 成語解釋:
- 窺涉:關涉,關系;百家:各種學術流派。指廣泛地學習,多方地汲取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薄葬》:“通人知士,雖博覽古今,窺涉百家,條入叩貫,不能宙知。”
-
16
窺伺效慕
- 成語拼音:
- kuī sì xiào mù
- 成語解釋:
- 窺:從小孔中偷看;伺:探察。偷看觀察而仿效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種樹郭櫜駝傳》:“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
17
窺覦非望
- 成語拼音:
- kuī yú fēi wàng
- 成語解釋:
- 窺覦:窺伺可乘之隙;非望:非分之想。指伺隙謀奪帝位
- 成語出處:
- 《晉書·桓溫傳》:“然以雄武專朝,窺覦非望。”
-
18
窺牖小兒
- 成語拼音:
- kuī yǒu xiǎo ér
- 成語解釋:
- 窺牖:從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 成語出處:
- 晉·張華《博物志》第三卷:“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
-
19
蠡測管窺
- 成語拼音:
- lǐ cè guǎn kuī
- 成語解釋:
- 蠡:瓢;管:竹管;窺:人小孔縫隙里觀看。用瓢來量大海,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見識片面狹窄,看不到事物的整體。
- 成語出處:
- 《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
20
簾窺壁聽
- 成語拼音:
- lián kuī bì tìng
- 成語解釋:
- 簾:布簾;窺:偷看;壁:墻壁;聽:偷聽。指竊聽與偷看
- 成語出處:
- 宋 何坦《西疇常言》:“步遠則有前導,燕坐則毋簾窺壁聽。”
* 窺的成語,帶窺字的成語,包含窺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