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竿字的成語 (24個)
-
1
百尺竿頭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
- 成語解釋:
-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 成語出處:
- 唐 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
2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答陳同甫書》:“但鄙意更欲賢者百丈竿頭進取一步,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
3
八竿子打不著
- 成語拼音:
- bā gān zi dǎ bù zh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遠得不沾邊
- 成語出處:
- 母國政《飄飛的大雪》:“現在有些人,千方百計地尋找在國外八竿子打不著的親友,想方設法要出去。”
-
4
苞苴竿牘
- 成語拼音:
- bāo jū gān dú
- 成語解釋:
-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
5
百丈竿頭
- 成語拼音: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景岑禪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6
睹影知竿
- 成語拼音:
- dǔ yǐng zhī gān
- 成語解釋:
- 睹:見;竿:竹竿。看見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長短曲直。比喻從側面烘托可以顯示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睹影知竿乃妙。”
-
7
逢場竿木
- 成語拼音:
- féng chǎng gān mù
- 成語解釋:
- 喻偶爾湊湊熱鬧的人。語本《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成語出處:
- 語出《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8
更進一竿
- 成語拼音:
- gèng jìn yī gān
- 成語解釋:
- 更:再,又;竿:竹竿。又前進了一步。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9
竿頭日進
- 成語拼音:
- gān tóu rì jìn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成語出處:
- 清 無名氏《后會仙記》:“(青青柳)復吟云:‘學問無窮水接天,竿頭日進古人言。’”
-
10
竿頭日上
- 成語拼音:
- gān tóu rí shàng
- 成語解釋:
- 竿頭:竹竿尖頭;上:上升。比喻學業進步很快。
- 成語出處:
- 《秉燭談》:“招賢大師贈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11
竿頭一步
- 成語拼音:
- gān tóu yī b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更進一步。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南海康先生傳》:“勇猛精進,竿頭一步。”
-
12
紅日三竿
- 成語拼音:
- hóng rì sān gān
- 成語解釋:
-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時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日暈。”
-
13
揭竿而起
- 成語拼音:
- jiē gān ér qǐ
- 成語解釋:
- 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
14
揭竿四起
- 成語拼音:
- jiē gān sì qǐ
- 成語解釋:
- 揭:舉;竿:竹竿,指旗幟。舉起竹竿當旗幟。借指武裝起義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國情》:“然歷代君人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罰、薄稅斂為戒,其民始相安于無事,否則揭竿四起矣。”
-
15
立竿見影
- 成語拼音:
- lì gān jiàn yǐng
- 成語解釋: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參同契考異》中篇:“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
-
16
日出三竿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sān gān
- 成語解釋:
- 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
-
17
日上三竿
- 成語拼音:
- rì shàng sān gān
- 成語解釋:
-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成語出處:
- 宋 楊億《勸石集賢飲》詩:“日上三竿宿霧披,章臺走馬帽檐欹。”
-
18
日已三竿
- 成語拼音:
- rì yǐ sān gān
- 成語解釋:
- 同“日上三竿”。
- 成語出處:
- 明·王錂《春蕪記·探遺》:“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
19
探竿影草
- 成語拼音:
- tàn gān yǐng cǎo
- 成語解釋:
- 探竿、影草、都是漁民使魚聚集后下網捕撈之法。佛教禪宗借以喻啟發性的隨宜施教。
- 成語出處:
-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
20
一竿子捅到底
- 成語拼音:
-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
- 成語解釋:
- 指一步到位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罵到了皇帝頭上。”
* 竿的成語,帶竿字的成語,包含竿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