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籬字的成語 (10個)
-
1
傍人籬壁
- 成語拼音:
- bàng rén lí b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依賴別人。
- 成語出處: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附答吳景仙書》:“仆之《詩辨》,是自家實證實悟者,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
-
2
傍人籬落
- 成語拼音:
- bàng rén lí l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依賴他人。
- 成語出處:
- 參見“傍人籬壁”。
-
3
蕃籬之鷃
- 成語拼音:
- fān lí zhī yàn
- 成語解釋:
- 蕃:通“藩”;蕃籬:籬笆;鷃:鵪鶉。棲息在籬笆上的鵪鶉。比喻鼠目寸光,見識狹小的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
4
寄人籬下
- 成語拼音:
- jì rén lí xià
- 成語解釋:
- 寄:依靠;籬:籬笆。依附在別人的籬笆下。原形容詩文創作因襲他人而無獨創。現指依附別人生活;不能自立。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
5
進退觸籬
- 成語拼音:
- jìn tuì chù lí
- 成語解釋:
- 見“進退觸籓”。
- 成語出處:
- 明·方汝浩《禪真后史》第44回:“進退觸籬,實維難處。”
-
6
籬壁間物
- 成語拼音:
- lí bì jiān wù
- 成語解釋:
- 籬:籬笆,圍墻。指家園內的平常物品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
7
籬牢犬不入
- 成語拼音:
- lí láo quǎn bù rù
- 成語解釋:
- 籬笆編得結實,狗就鉆不進來。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壞人就無法勾引。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么?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
8
羊觸藩籬
- 成語拼音:
- yáng chù fān lí
- 成語解釋:
- 羊角勾掛在籬笆上。形容既不能進,也不能退。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前無所往,退無所歸,羊觸藩籬,進退兩難。”
-
9
依人籬下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lí xià
- 成語解釋:
- 依:依附,依靠;籬:籬笆。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指依靠他人生活。
- 成語出處:
- 《南史·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
10
竹籬茅舍
- 成語拼音:
- zhú lí máo shě
- 成語解釋:
- 用竹子圍的籬笆,茅草蓋頂的房屋。形容住房簡陋或濃郁的田園風光。
- 成語出處:
- 元·喬吉《賣花聲·悟世》:“塵風薄雪,殘杯冷炙,掩青燈我竹籬茅舍。”
* 籬的成語,帶籬字的成語,包含籬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