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粟字的成語 (28個)
-
1
不辨菽粟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shū sù
- 成語解釋: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2
布帛菽粟
- 成語拼音:
- bù bó shū sù
- 成語解釋:
- 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宋史 程頤傳》:“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3
杯水粒粟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lì sù
- 成語解釋:
- 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夷堅丙志 張拱遇仙》:“雖逾旬涉月,杯水粒粟無所須。喜飲酒,好作詩,行年六十,而顏色如壯者。”
-
4
不食周粟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zhōu sù
- 成語解釋:
- 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
5
敝綈惡粟
- 成語拼音:
- bì tí è sù
- 成語解釋:
- 指衣食粗劣。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祭范穎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惡粟。”
-
6
尺布斗粟
- 成語拼音:
- chǐ bù dǒu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不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引民間歌:“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
7
滄海一粟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ī sù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8
尺縷斗粟
- 成語拼音:
- chǐ lǚ dǒu sù
- 成語解釋:
- 粟:谷子。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數量微小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新修至德廟碑》:“后世禮教既廢,錐刀之末,尺縷斗粟之微,靡所不爭。”
-
9
寸絲半粟
-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àn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極!”
-
10
斗粟尺布
- 成語拼音:
- dǒu sù chǐ b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
- 成語出處:
- 《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
11
飛芻挽粟
- 成語拼音:
- fēi chú wǎn sù
- 成語解釋:
- 飛:形容極快;芻:飼料;挽:拉車或船;粟:小米,泛指糧食。指迅速運送糧草。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主父偃傳》:“又使天下飛芻挽粟。”
-
12
膚粟股栗
- 成語拼音:
- fū sù gǔ lì
- 成語解釋:
- 皮膚上起疙瘩,大腿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論私德》:“夫至以行惡為榮,則洪水猛獸,足喻斯慘耶?君子念此,膚粟股栗矣。”
-
13
鬼哭粟飛
- 成語拼音:
- guǐ kū sù fēi
- 成語解釋:
- 傳說蒼頡造字,驚天動地,天雨粟,鬼夜哭。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蒼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
-
14
貫朽粟陳
- 成語拼音:
- guàn xiǔ sù chén
- 成語解釋:
- 錢串子斷了,谷子爛了。比喻極富有。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
15
貫朽粟腐
- 成語拼音:
- guàn xiǔ sù fǔ
- 成語解釋:
- 穿錢的繩子朽斷,倉庫的糧食腐爛。形容富有之極。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淮書》:“漢興七十余年之間……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
16
貫朽粟紅
- 成語拼音:
- guàn xiǔ sù hóng
- 成語解釋:
- 見“貫朽粟陳”。
- 成語出處:
- 明·吾丘瑞《運甓記·蘇峻倡亂》:“甲精器利,貫朽粟紅,兵誦吉申,民歌召杜。”
-
17
毫發絲粟
- 成語拼音:
- háo fā sī s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其微小。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跋焦伯強帖》:“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發絲粟之才,皆得以牽連成就,況若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
-
18
厲兵粟馬
- 成語拼音:
- lì bīng sù mǎ
- 成語解釋:
- 磨快兵器喂飽馬。指準備作戰。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劉仁軌傳》:“雖孽豎跳梁,士力未完,宜厲兵粟馬,乘無備,擊不意,百下百全。”
-
19
毛發絲粟
- 成語拼音:
- máo fà sī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細小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方是之時,天下之人,毛發絲粟之才,紛紛然而起。”
-
20
仁漿義粟
- 成語拼音:
- rén jiāng yì sù
- 成語解釋:
-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 成語出處:
- 《搜神記 楊伯雍》:“公汲水作義于坂頭,行者皆飲之。《后漢書 黃昏傳》:“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
* 粟的成語,帶粟字的成語,包含粟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