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艾字的成語 (22個)
-
1
艾發衰容
- 成語拼音:
- ài fà shuāi róng
- 成語解釋:
- 艾:蒼白色。灰白色的頭發,衰老的面容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郡齋感懷見寄》:“艾發衰容惜寸輝。”
-
2
方來未艾
- 成語拼音:
- fāng lái wèi ài
- 成語解釋:
- 謂(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
-
3
方興未艾
- 成語拼音:
- fāng xīng wèi ài
- 成語解釋:
- 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完結。剛興起還沒有停止。現多用來形容事物正處于興旺階段或形容正在蓬勃發展。
- 成語出處:
-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一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4
方滋未艾
- 成語拼音:
- fāng zī wèi ài
- 成語解釋:
- 見“方興未艾”。
- 成語出處:
- 清·蔣士銓《臨川夢·拒弋》:“咳,權相所為,一無忌憚至此。主少國疑之禍,方滋未艾矣!”
-
5
灸艾分痛
- 成語拼音:
- jiǔ ài fēn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史 太祖紀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
-
6
蘭艾難分
- 成語拼音:
- lán ài nán fēn
- 成語解釋:
- 好人、壞人難于分清。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攸之傳》:“今復相遇,起接鋒刃,交戰之日,蘭艾難分。土崩倒戈,宜為蚤(早)計,無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禍也。”
-
7
蘭艾同焚
- 成語拼音:
- lán ài tóng fén
- 成語解釋:
- 蘭花跟艾草一起燒掉。比喻不分好壞,一同消滅。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孔坦傳》:“蘭艾同焚,賢愚所嘆。”
-
8
梨眉艾發
- 成語拼音:
- lí méi ài fā
- 成語解釋:
- 眉發俱白。形容年高。
- 成語出處:
- 清·檗子《聊齋志異俠女篇彈詞》:“其子后來鏡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發壽而康。”
-
9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成語拼音:
-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10
奇龐福艾
- 成語拼音:
- qí páng fú ài
- 成語解釋:
- 龐:臉盤;艾:美好。相貌奇特的人多福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勣傳》:“臨事選將,必訾相其奇龐福艾者遣之。”
-
11
期期艾艾
- 成語拼音:
- qī qī ài 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
-
12
三年之艾
- 成語拼音:
-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13
痛自創艾
- 成語拼音: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成語解釋:
- 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艾,卒為善士,為鄉里所重如此。”
-
14
未艾方興
- 成語拼音:
- wèi ài fāng xīng
- 成語解釋:
- 方興未艾。謂正在蓬勃向前發展。
- 成語出處:
- 清·陳熾《議院》:“英人創之于前,德國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興者,非幸也,數也。”
-
15
蕭敷艾榮
- 成語拼音:
- xiāo fū ài róng
- 成語解釋:
- 蕭:艾蒿;榮:開花。比喻委曲求全而飛黃騰達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
16
芝艾并焚
- 成語拼音:
- zhī ài bìng fén
- 成語解釋: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惡和美丑。比喻貴賤、賢愚、良莠同歸于盡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嘉遁》:“慮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
17
灼艾分痛
- 成語拼音:
- zhuó ài fēn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史·太祖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
-
18
芝艾共焚
- 成語拼音:
- zhī ài gòng f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貴賤、賢愚、良莠同歸于盡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復恐迎風縱火,芝艾共焚。”
-
19
芝艾俱焚
- 成語拼音:
- zhī ài jù fén
- 成語解釋:
- 芝艾: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穢害田,隨風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別乎?”
-
20
芝艾俱盡
- 成語拼音:
- zhī ài jù jìn
- 成語解釋: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梁元帝《討侯景檄》:“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 艾的成語,帶艾字的成語,包含艾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