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芥字的成語 (22個)
-
1
不存芥蒂
- 成語拼音:
- bù cún jiè dì
- 成語解釋:
- 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2
草芥人命
- 成語拼音:
- cǎo jiè rén mìng
- 成語解釋:
- 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同“草菅人命”。
- 成語出處:
- 明 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里間矣。”
-
3
俯拾地芥
- 成語拼音:
- fǔ shí dì jiè
- 成語解釋:
-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 成語出處:
- 《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猶俯拾地芥耳。”
-
4
滾芥投針
- 成語拼音:
- gǔn jiè tóu zhēn
- 成語解釋:
- 芥:小草。滾動芥籽,把針投擲進小的孔眼。比喻事情進展很慢,成效小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5回:“修行雖是滾芥投針……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
5
琥珀拾芥
- 成語拼音:
- hǔ pò shí jiè
- 成語解釋:
-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東西。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 成語出處:
-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唐·孔穎達疏:“亦有異類相感者,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
-
6
芥納須彌
- 成語拼音:
- jiè nà xū mí
- 成語解釋:
-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 成語出處:
-
7
如拾地芥
- 成語拼音:
- rú shí dì jiè
- 成語解釋:
- 象從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職、名位)。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
8
視如草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cǎo jiè
- 成語解釋:
-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
9
殺人如芥
- 成語拼音:
- shā rén rú jiè
- 成語解釋:
- 芥:小草。殺人像割草。形容殺人不當一回事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剿寇》:“不斷征云叆叆,鬼哭神號,到處里染腥風,殺人如芥。”
-
10
視如土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tǔ jiè
- 成語解釋:
-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不放在眼里。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
11
視人猶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én yóu jiè
- 成語解釋:
- 芥:小草。把別人看得像小草一樣微不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
12
心存芥蒂
- 成語拼音:
- xīn cún jiè dì
- 成語解釋:
- 芥蒂:本指細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滿或不快。指心里對人對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緒。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
13
纖芥無爽
- 成語拼音:
- xiān jiè wú shuǎng
- 成語解釋:
- 爽:差。一點兒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確
- 成語出處:
- 《魏書·律歷志》:“必使盈縮得衷,間限數合,周日小分不殊錙銖,陽歷陰歷纖芥無爽。”
-
14
纖芥之疾
- 成語拼音:
- xiān jiè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茍無系于社稷之存亡,則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雖有誠臣,亦以為纖芥之疾也。”
-
15
纖芥之失
- 成語拼音:
- xiān jiè zhī shī
- 成語解釋:
- 纖芥:細微;失:過失。形容極小的過錯
- 成語出處:
-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紀纖芥之失。”
-
16
須彌芥子
- 成語拼音:
- xū mí jiè zǐ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合適。形容佛法無邊,神通廣大。也形容詩文波詭變幻,才思出眾。
- 成語出處:
- 《維摩經不思議品》:“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
-
17
易如拾芥
- 成語拼音:
- yì rú shí jiè
- 成語解釋:
-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樣。比喻事情極容易辦成。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 夏侯勝傳》:“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進取功名易如拾芥。”
-
18
引針拾芥
- 成語拼音:
- yǐn zhēn shí j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互相感應。語本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頓牟,琥珀。一說為玳瑁。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頓牟,琥珀。一說為玳瑁。
-
19
針芥相投
- 成語拼音:
- zhēn jiè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針芥相投”謂相投契。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
20
針芥之合
- 成語拼音:
- zhēn jiè zhī hé
- 成語解釋:
- 同“針芥相投”。
- 成語出處:
- 清·方文《贈孟六玕明序》詩:“近前一語忽大笑,針芥之合良非輕。”
* 芥的成語,帶芥字的成語,包含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