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衫字的成語 (12個)
-
1
白發青衫
- 成語拼音:
- bái fà qīng shān
- 成語解釋:
- 青衫:無功名者的服飾。謂年老而功名未就。
- 成語出處:
- 宋 趙令畤《侯鯖錄》第七卷:“瓊林宴罷作詩曰:‘白發青衫晚得官,瓊林頓覺酒腸寬。’”
-
2
白袷藍衫
- 成語拼音:
- bái jiá lán shān
- 成語解釋:
- 舊時士人的服裝。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
- 成語出處: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見嫉之傷;誰知白袷藍衫,亦多鼠思難言之痛。”
-
3
白帢青衫
- 成語拼音:
- bái jiá qīng shān
- 成語解釋:
- 舊時士人的服裝。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同“白袷藍衫”。
- 成語出處:
- 宋 謝翱《送袁太初歸剡原》詩:“風帆送客到夷州,白帢青衫談不朽。”
-
4
白恰青衫
- 成語拼音:
- bái qià qīng shān
- 成語解釋:
- 白恰:尖頂無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沒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 成語出處:
- 宋·謝翱《送袁太初歸剡原》:“風帆送客到夷州,白恰青衫談不朽。”
-
5
不衫不履
- 成語拼音:
- bù shān bù lǚ
- 成語解釋:
- 衫:上衣;履:鞋子。不著上衣;不穿鞋子;衣著不整齊。引申指居住條件或飲食設備簡陋。也比喻灑脫;疏放;毫無拘束之態。多指人的舉止或詩文、字畫的風格。
- 成語出處:
-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傳》:“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
6
蟬衫麟帶
- 成語拼音:
- chán shān lín dài
- 成語解釋:
- 蟬衫:像蟬翼一樣薄的紗衫;麟帶:有文采的衣帶。形容華麗輕柔的衣服
- 成語出處:
- 唐·溫庭筠《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
-
7
青衫司馬
- 成語拼音:
- qīng shān sī mǎ
- 成語解釋:
- 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馬”喻指失意之官吏。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
-
8
司馬青衫
- 成語拼音:
- sī mǎ qīng shān
- 成語解釋:
- 司馬:古代官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官為江州司馬。司馬的衣衫為淚水所濕。形容極度悲傷。
- 成語出處:
- 白居易《琵琶行》詩:“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9
舞衫歌扇
- 成語拼音:
- wǔ shān gē shàn
- 成語解釋:
-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裝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朝云》:“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
10
衣衫襤褸
- 成語拼音:
- yī shān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破爛爛(襤褸:破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杜預注:“藍縷:敝衣。”
-
11
衣衫藍縷
- 成語拼音:
- yī shān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12
只重衣衫不重人
- 成語拼音:
-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 成語解釋:
- 指人勢力,看人只重衣著。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龍心禪師法嗣》:“五陵公子爭夸富,百衲老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衫的成語,帶衫字的成語,包含衫字的成語。